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经济适用住房运行概述 | 第8-16页 |
第一节 经济适用住房的特性和功能 | 第8-11页 |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特性 | 第8-10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的功能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经济适用住房运行特征 | 第11-16页 |
一、经济适用住房运行描述 | 第11-13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运行特征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 第16-23页 |
第一节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产生及背景 | 第16-19页 |
一、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由来 | 第16-17页 |
二、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产生的背景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综述 | 第19-21页 |
第三节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运行的评价 | 第21-23页 |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住宅商品化、社会化供给体系的形成 | 第21-22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有助于平抑房价,防止房地产过热,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运行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3-50页 |
第一节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运行现状分析 | 第23-34页 |
一、供给方面 | 第23-25页 |
二、需求方面 | 第25-30页 |
三、价格方面 | 第30-33页 |
四、运行管理方面 | 第33页 |
五、相关政策方面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45页 |
一、供应方面的问题分析 | 第34-40页 |
二、价格方面的问题分析 | 第40-42页 |
三、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 第42-44页 |
四、相关政策方面的问题 | 第44-45页 |
第三节 经济适用住房有关争议问题的思考 | 第45-50页 |
一、经济适用住房建与不建问题的思考 | 第45-47页 |
二、关于经济适用住房“过剩”问题的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 第47-50页 |
第四章 国外公共住房政策及启示 | 第50-58页 |
第一节 各国公共住房政策一览 | 第50-55页 |
一、英国的公共住房政策分析 | 第50-51页 |
二、美国的公共住房政策分析 | 第51-53页 |
三、香港地区的公共住房政策分析 | 第53-54页 |
四、新加坡的公共住房政策分析 | 第54页 |
五、日本的会共住房政策分析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国外公共住房政策的启示 | 第55-58页 |
一、实事求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政策 | 第55页 |
二、政策模式的选择要随机应变 | 第55-56页 |
三、要用立法来保证公共住房政策的实施 | 第56页 |
四、住房保障专门实施机构的建立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完善和规范我国经济适用住房运行的对策建议 | 第58-70页 |
第一节 供应方面的建议 | 第58-62页 |
一、综合房价和收入两个因素合理确定购买对象收入线 | 第58-59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模式的调整 | 第59-60页 |
三、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标准的合理确定 | 第60-61页 |
四、确定供应规模的建议 | 第61-62页 |
第二节 价格方面的建议 | 第62-63页 |
一、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行政划拨为土地租赁制,减少土地成本,降低房价 | 第62-63页 |
二、保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稳定 | 第63页 |
第三节 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 | 第63-67页 |
一、规范个人收入渠道,建立个人信用凭证,为购买对象条件的审核提供准确信息 | 第63页 |
二、严格执行申请、审查和公示制度 | 第63-64页 |
三、建立完善的开发商监督机制,严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商的违规操作行为 | 第64页 |
四、经济适用住房实行共同产权 | 第64-66页 |
五、经济适用住房退出机制的建立 | 第66-67页 |
第四节 相关政策方面的建议 | 第67-70页 |
一、住房补贴方式的转变 | 第67-68页 |
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 第68-70页 |
结束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