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学(农艺学)论文--农产品收获、加工及贮藏论文--贮藏论文--防潮、防霉处理,防虫、防鼠、防火论文

环境因子对四种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20页
第一章 环境因子对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储粮害虫防治措施探讨(文献综述)第20-50页
 1. 温度第21-26页
 2. 湿度和水分第26-27页
 3. 气体第27-29页
 4. 食物第29-31页
 5. 生物因子第31-35页
 6. 人为因子第35页
 7. 储粮害虫防治措施探讨第35-48页
 8.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第48-50页
第二章 环境温度及湿度对两种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50-79页
 第一节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51-6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2-5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3-67页
   2.1 绿豆象地理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第53-54页
   2.2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繁殖的影响第54-67页
    2.2.1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历期的影响第54-57页
    2.2.2 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第57-58页
    2.2.3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成虫寿命与繁殖的影响第58-61页
    2.2.4 温度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存活率的影响第61-64页
    2.2.5 温度与绿豆象地理种群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的关系第64-67页
  3. 小结与讨论第67-68页
 第二节 温度和湿度对巴西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68-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77页
   2.1 巴西豆象的生物学特性第69-70页
   2.2 温度对巴西豆象发育的影响第70-73页
   2.3 温度对巴西豆象存活的影响第73页
   2.4 温度对巴西豆象繁殖的影响第73-75页
   2.5 温度对巴西豆象内禀增长率的影响第75-76页
   2.6 湿度对巴西豆象发育繁殖的影响第76-77页
  3. 小结与讨论第77-79页
第三章 食物对两种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79-106页
 第一节 食物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79-9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0-81页
   1.1 绿豆象对豆类危害实地调查第80页
   1.2 食物对绿豆象地理种群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比较第80页
   1.3 产卵趋性实验第80-81页
   1.4 新羽成虫体重测定第81页
   1.5 羽化孔内径测定第8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1-93页
   2.1 绿豆象对豆类危害实地调查结果第81-83页
   2.2 食物对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83-90页
   2.3 食物对产卵趋性的影响第90-91页
   2.4 食物对新羽化成虫体重的影响第91-93页
   2.5 羽化孔内径测定第9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93-95页
 第二节 食物对巴西豆象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95-10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6页
  2. 结果和分析第96-104页
   2.1 食物对巴西豆象发育历期的影响第96-99页
   2.2 食物对巴西豆象存活率的影响第99-101页
   2.3 食物对巴西豆象成虫寿命及繁殖的影响第101-102页
   2.4 食物对巴西豆象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的影响第102-104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04-106页
第四章 气调对储粮害虫的影响研究第106-133页
 第一节 双低储粮害螨群落组成研究第106-11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07-108页
  2. 结果和分析第108-110页
   2.1 实仓调查结果第108-109页
   2.2 室内模拟储藏调查结果第109-110页
  3. 小结和讨论第110-111页
 第二节 气调对杂拟谷盗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111-12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11-113页
  2. 结果和分析第113-118页
   2.1 气调下杂拟谷盗的发育历期第113-114页
   2.2 气调下杂拟谷盗的存活率第114-116页
   2.3 气调下杂拟谷盗的繁殖况第116-118页
  3. 小结和讨论第118-120页
 第三节 高二氧化碳气调对两种储粮害虫死亡率的影响研究第120-12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21-122页
  2. 结果和分析第122-125页
   2.1 高CO_2气调对谷蠹成虫死亡率的影响第122页
   2.2 高CO_2气调对杂拟谷盗各虫态死亡率的影响第122-125页
    2.2.1 成虫第122-123页
    2.2.2 卵第123-124页
    2.2.3 幼虫第124页
    2.2.4 蛹第124-125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25-127页
 第四节 气调下植物芳香油对杂拟谷盗成虫致死率的研究第127-13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27-128页
  2. 结果和分析第128-131页
   2.1 五种植物芳香油配合气调对杂拟盗成虫的致死率第128-129页
   2.2 低浓度红桔油、松节油及柠檬叶油对杂拟谷盗成虫的致死率第129-130页
   2.3 三种低浓度植物芳香油配合气调措施对杂拟谷盗成虫的致死率第130-131页
  3. 小结与讨论第131-133页
结论第133-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优化设计研究--以三峡库区开县为例
下一篇:基于DNC技术的二层车间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