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致谢 | 第9-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8页 |
·地震预测及其意义 | 第12-14页 |
·与地震学相关的岩石实验研究 | 第14-19页 |
·震源物理和地震活动性 | 第19-2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断层摩擦和有限元中的摩擦碰撞问题 | 第28-48页 |
·岩石及断层的摩擦 | 第28-29页 |
·岩石摩擦的实验室研究 | 第29-31页 |
·岩石的粘滑和稳滑 | 第31页 |
·摩擦准则 | 第31-32页 |
·有限单元法介绍及其非线性解法 | 第32-43页 |
·接触和碰撞问题及其算法 | 第43-46页 |
·ANSYS有限元软件介绍和说明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平直断层活动性的数值模拟和地震学类比 | 第48-60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模型及其结果分析 | 第49-57页 |
·二维复杂断层位错过程的地震活动性类比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几何弯曲断层活动性的数值模拟 | 第60-103页 |
·引言 | 第60页 |
·模型假设和摩擦本构关系 | 第60-62页 |
·模型及其加载 | 第62-64页 |
·模拟结果和分析 | 第64-100页 |
·小结 | 第100-103页 |
第五章 特征地震及其机制分析 | 第103-137页 |
·地震活动的G——R规律 | 第103-106页 |
·特征地震现象 | 第106-120页 |
·数值模拟实验结果 | 第120-124页 |
·特征位错的物理机制 | 第124-135页 |
·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六章 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断层静态位错的二维数值模拟 | 第137-180页 |
·构造应力背景和历史地震 | 第137-139页 |
·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断层的测 | 第139-140页 |
·昆仑山8.1级地震的水平位错分 | 第140-144页 |
·昆仑山8.1级地震是特征地震的证据 | 第144-151页 |
·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静力学位错的数值模 | 第151-155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155-177页 |
·小结 | 第177-180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80-186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180-184页 |
·未来的展望 | 第184-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186-19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93页 |
准备中的论文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