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及玉米制品中伏马菌素的检测与去除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23页 |
| ·伏马菌素简介 | 第9页 |
| ·伏马菌素的生理生化特性和毒性 | 第9-13页 |
| ·伏马菌素的结构、性质及分类 | 第9-10页 |
| ·伏马菌素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 第10-11页 |
| ·伏马菌素的毒性 | 第11-12页 |
| ·伏马菌素毒性作用的机理 | 第12-13页 |
| ·伏马菌素的污染情况 | 第13页 |
| ·伏马菌素的检测方法 | 第13-19页 |
| ·气相色谱法 | 第14页 |
| ·液相色谱法 | 第14-16页 |
| ·伏马菌素的提取、纯化 | 第15页 |
| ·衍生剂的选择 | 第15-16页 |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16页 |
| ·薄层色谱法 | 第16-17页 |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第17页 |
| ·酶联免疫方法 | 第17-19页 |
| ·国内外去除和降解伏马菌素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物理法去除伏马菌素的研究 | 第19-20页 |
| ·研磨法 | 第19页 |
| ·加热法 | 第19-20页 |
| ·辐射法 | 第20页 |
| ·吸附法 | 第20页 |
| ·化学法去除伏马菌素的研究 | 第20-21页 |
| ·生物法去除伏马菌素的研究 | 第21页 |
| ·本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 2 伏马菌素的检测 | 第23-33页 |
| ·高效液相色检测的概述 | 第23页 |
|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 | 第23页 |
|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应用 | 第23页 |
| ·荧光检测器的确定 | 第23页 |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2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3-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 ·溶液系统配制 | 第25页 |
| ·提取及净化样品 | 第25-26页 |
| ·伏马菌素的提取 | 第26页 |
| ·衍生剂的选择 | 第26页 |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6页 |
| ·伏马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第26-27页 |
| ·实验准备 | 第26-27页 |
| ·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 第27页 |
| ·衍生与液相测定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29页 |
| ·提取液的选择 | 第27页 |
| ·衍生液的反应比例 | 第27-28页 |
| ·衍生产物的稳定性 | 第28-29页 |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9页 |
| ·液相分析验证 | 第29-32页 |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9-30页 |
| ·精密度实验 | 第30-31页 |
| ·回收率的测定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3 挤压膨化玉米面试验 | 第33-45页 |
| ·理论分析 | 第33页 |
| ·玉米挤压膨化的技术原理 | 第33页 |
| ·挤压膨化玉米的功能作用 | 第33页 |
| ·产品的感官评价 | 第33页 |
| ·试验材料 | 第33-35页 |
| ·试验仪器 | 第33-34页 |
| ·试验试剂 | 第34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34-35页 |
| ·试验方法 | 第35-37页 |
| ·玉米面中水分含量测定 | 第35页 |
| ·挤压膨化工艺 | 第35-36页 |
| ·玉米面水分含量的调节 | 第35页 |
| ·混料 | 第35页 |
| ·挤压膨化 | 第35页 |
| ·干澡 | 第35-36页 |
| ·挤压膨化的单因素试验 | 第36页 |
| ·感官评价 | 第36页 |
| ·色彩色差分析法 | 第36页 |
| ·样品中伏马菌素浓度的计算 | 第36-37页 |
| ·伏马菌素残留率的计算 | 第37页 |
| ·伏马菌素含量计算 | 第37页 |
|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 ·挤压前玉米面的水分含量 | 第37页 |
| ·产品感官的分析 | 第37-38页 |
| ·色泽分析 | 第38-39页 |
| ·物料葡萄糖含量对伏马菌素的影响 | 第39-41页 |
| ·挤压膨化后产品照片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5页 |
| 4 氢氧化钙浸泡湿磨玉米试验 | 第45-51页 |
| ·浸泡的理论基础和目的 | 第45页 |
| ·浸泡的理论基础 | 第45页 |
| ·浸泡的目的 | 第45页 |
| ·试验材料 | 第45-47页 |
| ·试验仪器 | 第45-46页 |
| ·试验试剂 | 第46-47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47页 |
| ·试验方法 | 第47页 |
| ·浸泡过程的工艺条件控制 | 第47页 |
| ·氢氧化钙的浓度 | 第47页 |
| ·浸泡时间 | 第4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 ·氢氧化钙浓度对伏马菌素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浸泡时间对伏马菌素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5 结论、建议及创新点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不足和建议 | 第51页 |
| ·创新点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个人简介 | 第57-59页 |
| 导师简介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