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涡度相关法估算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人工林生产力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引言第12-14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4-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2页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第22页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研究目标第22-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5-37页
   ·试验区概况第25-26页
     ·岳阳站点概况第25页
     ·安庆站点概况第25-26页
   ·生物量法第26-29页
     ·样地设置第26页
     ·样地调查第26-27页
     ·生物量和碳贮量的计算方法第27-29页
   ·涡度相关法第29-35页
     ·通量数据采集第29-31页
     ·数据处理第31-35页
     ·生产力的计算方法第35页
   ·土壤呼吸和根系呼吸的测定第35-37页
     ·土壤呼吸的观测第35-36页
     ·根系呼吸的观测第36-3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7-63页
   ·环境因子、植被因子和土壤因子第37-42页
     ·环境因子第37-39页
     ·植被因子第39-40页
     ·土壤因子第40-42页
     ·小结第42页
   ·生态系统呼吸及其组分第42-54页
     ·生态系统呼吸第42-47页
     ·土壤呼吸第47-50页
     ·根系呼吸第50-52页
     ·小结第52-54页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第54-61页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日变化第54-55页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季节变化第55-56页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第56-59页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估算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生物量法与涡度相关法测定结果的比较第61-62页
   ·两个通量站点之间的比较第62-63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63-66页
   ·结论第63-64页
   ·讨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蜂王浆品质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互信息与先验信息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