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页 |
·资料来源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理论依据 | 第21-25页 |
第3章 重庆市土地整理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互动性分析 | 第25-31页 |
·土地整理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 | 第25-26页 |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整理的衔接点 | 第26-28页 |
·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对土地整理提出的具体要求 | 第28-31页 |
第4章 重庆市土地整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1-35页 |
·土地整理目标单一 | 第31-32页 |
·土地整理领导组织间缺乏有力配合 | 第32-33页 |
·公众参与力度不够 | 第33-34页 |
·农业生态景观规划薄弱 | 第34-35页 |
第5章 重庆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理模式 | 第35-53页 |
·土地整理模式的发展目标 | 第35页 |
·土地整理的总体模式 | 第35-38页 |
·土地整理模式中与城乡统筹发展相扣的环节 | 第38-50页 |
·土地整理新旧模式的对比 | 第50-53页 |
第6章 新模式试运行—以重庆长寿梓潼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发展示范项目为例 | 第53-63页 |
·项目区基本情况 | 第53-54页 |
·前期调查分析 | 第54-56页 |
·公众参与的实施 | 第56-59页 |
·农业产业规划 | 第59-60页 |
·景观生态规划 | 第60-63页 |
第7章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理模式的改良措施 | 第63-66页 |
·改善项目管理体制 | 第63-64页 |
·合理整合项目资金 | 第64页 |
·改进公众参与 | 第64页 |
·维护农村生态平衡 | 第64-65页 |
·土地整理的数字化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