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生物入侵概述 | 第10-11页 |
·生物入侵相关概念 | 第10页 |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 | 第10-11页 |
·适生性风险分析 | 第11-12页 |
·外来物种风险分析 | 第11页 |
·适生性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适生性预测模型理论 | 第12-25页 |
·适生性预测模型的分类 | 第12页 |
·适生性预测模型的数据 | 第12-13页 |
·常见适生性预测模型 | 第13-22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22页 |
·模型的评估 | 第22-25页 |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适生区预测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气候变化与适生性预测 | 第26-27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用CLIMEX预测外来入侵杂草的潜在分布 | 第28-44页 |
·用地点比较法预测银胶菊的潜在分布 | 第28-37页 |
·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用气候匹配法预测南美蟛蜞菊的潜在分布 | 第37-39页 |
·研究对象 | 第37-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用CLIMEX预测其它杂草在我国的潜在分布 | 第39-43页 |
·用CLIMEX预测假高粱在我国的潜在分布 | 第39-41页 |
·用CLIMEX预测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的潜在分布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用生态位模型预测刺萼龙葵及五爪金龙的潜在分布 | 第44-56页 |
·用GARP预测刺萼龙葵在我国的潜在分布 | 第44-50页 |
·研究对象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用Maxent预测五爪金龙在我国的潜在分布 | 第50-53页 |
·研究对象 | 第5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6页 |
第四章 三种模型预测薇甘菊的潜在分布 | 第56-64页 |
·研究对象 | 第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9页 |
·使用工具 | 第56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56-57页 |
·研究方法 | 第57-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三种模型预测薇甘菊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 第59-61页 |
·模型的比较 | 第61-62页 |
·讨论和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创新点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基础研究和监测系统 | 第65页 |
·关于模型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页 |
发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