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2 社会救助的产生和发展 | 第10-16页 |
·社会救助的地位 | 第10-11页 |
·社会救助的概念 | 第11-12页 |
·社会救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13页 |
·社会救助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2页 |
·西方社会救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12-13页 |
·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3-16页 |
·社会社会救助存在的原因 | 第13页 |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 | 第13-14页 |
·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 第14页 |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 第14-15页 |
·社会救助与社会救济的关系 | 第15-16页 |
3 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救助制度的提出 | 第16-20页 |
·《贝弗里奇报告》出台的背景 | 第16-17页 |
·贝弗里奇委员会的设立 | 第17-18页 |
·《贝弗里奇报告》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贝弗里奇报告》的影响 | 第20页 |
·其他有关社会救助的思想理论体系 | 第20-22页 |
4 瑞典社会救助制度的具体实施 | 第22-31页 |
·瑞典社会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2页 |
·瑞典的社会救助模式 | 第22-23页 |
·瑞典的文化因素对社会救助的影响 | 第23-25页 |
·瑞典的传统文化对社会救助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个人因素对社会救助的影响 | 第24页 |
·泛北欧模式对社会救助的影响 | 第24页 |
·瑞典的社会民主党在贯彻社会救助制度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当代瑞典社会救助情况 | 第25-26页 |
·瑞典社会救助制度的特点 | 第26页 |
·瑞典社会救助的对象 | 第26-27页 |
·瑞典社会救助法案的实施 | 第27页 |
·瑞典社会救助的管理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 第27-28页 |
·当代瑞典社会救助制度的财政改革情况 | 第28-30页 |
·瑞典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和产出 | 第28-29页 |
·瑞典中央和地方在社会救助方面的财政关系 | 第29-30页 |
·瑞典社会救助制度的弊端—“福利病”及改革成果 | 第30-31页 |
5 带给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31-38页 |
·目前中国的社会救助主要种类和内容 | 第31-33页 |
·中国目前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 第33-34页 |
·社会救助没有实现城乡统筹 | 第33页 |
·社会求助项目相对单一 | 第33页 |
·整体社会救助的水平不高 | 第33-34页 |
·社会救助的观念及管理制度落后 | 第34页 |
·瑞典社会救助制度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 第34-38页 |
·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第34页 |
·加大资金的投入,处理好中央和地方资金的分担问题 | 第34-35页 |
·建立完善的家计审查制度 | 第35页 |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家计审查制度 | 第35-36页 |
·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救助渠道,增强自救意识 | 第36页 |
·消除城乡差别,统筹发展 | 第36页 |
·发展救助类民间组织,把慈善工作做好 | 第36-37页 |
·是扩大就业空间,广开职业介绍渠道 | 第37-38页 |
6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