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开发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1-17页 |
| ·人性假设 | 第11-13页 |
| ·X 理论的人性假设-经济人 | 第11页 |
| ·行为科学理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 | 第11-12页 |
| ·Y 理论的人性假设-自我实现人 | 第12页 |
| ·超Y 理论的人性假设-复杂人 | 第12-13页 |
| ·激励理论 | 第13-15页 |
| ·激励的内容理论 | 第13-14页 |
| ·激励的过程理论 | 第14-15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X 高职学院教师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第17-24页 |
| ·X 高职学院概况 | 第17-18页 |
| ·X 高职学院教师资源开发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1页 |
| ·生师比例 | 第18页 |
| ·专任教师结构情况 | 第18-21页 |
| ·X 高职学院教师资源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 ·教师资源开发管理思维和方法比较传统 | 第21页 |
| ·教师资源引进、稳定机制不健全 | 第21页 |
| ·聘用制度实施不到位 | 第21-22页 |
| ·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缺乏 | 第22页 |
| ·缺乏对教师的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 第22页 |
| ·分配制度改革有待深化,有效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 第22-23页 |
|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偏低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X 高职学院师资开发与管理对策 | 第24-39页 |
| ·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 第24-26页 |
| ·依据合理的学校定位,明确师资管理目标 | 第24-25页 |
|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 第25-26页 |
| ·确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师资开发与管理观念 | 第26页 |
| ·完善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第26-29页 |
| ·要认识到人才引进对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第26-27页 |
| ·完善政策,创造有利于引进人才的环境 | 第27-28页 |
| ·转变引进人才的工作方法 | 第28页 |
| ·引进人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28-29页 |
| ·教师任用实行聘用制,由身份管理向职位管理转变 | 第29-31页 |
| ·实行教师聘用制,建立平等竞争机制 | 第29-31页 |
| ·完善教师选留和淘汰政策,确立竞争、淘汰机制 | 第31页 |
| ·稳定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 第31-33页 |
|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 第33-36页 |
| ·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 第36-39页 |
| ·制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 第36页 |
| ·加强对校内教师的培养 | 第36-37页 |
| ·建立“兼职队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 | 第37页 |
| ·完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 ·积极引进双师骨干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