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国有企业产权安排的特殊性的要求 | 第9-10页 |
·解决“内部人控制”现象的要求 | 第10页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我国学者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研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与企业经营者激励相关的理论综述 | 第17-25页 |
·早期激励理论 | 第17-19页 |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激励-保健理论 | 第18-19页 |
·当代激励理论 | 第19-22页 |
·三种需要理论 | 第19-20页 |
·强化理论 | 第20页 |
·公平理论 | 第20-21页 |
·期望理论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现状 | 第25-43页 |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沿革 | 第25-27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基本状况 | 第27-30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 第27-28页 |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状况 | 第28页 |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督约束状况 | 第28-29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的培训情况 | 第29-30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情况 | 第30-31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名义工资水平不高但没有管住 | 第30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实际收入水平不低 | 第30-31页 |
·建立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是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 | 第31-42页 |
·市场经济国家公司经理人员报酬制度 | 第31-34页 |
·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34-38页 |
·实施年薪制和股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福利和津贴 | 第43-58页 |
·经营者年薪制 | 第43-49页 |
·年薪制概述 | 第43-46页 |
·年薪制的作用 | 第46-48页 |
·实施年薪制必须遵循的原则 | 第48-49页 |
·年薪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 第49-53页 |
·年薪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9-51页 |
·实施年薪制的对策 | 第51-53页 |
·经营者福利和津贴 | 第53-56页 |
·经营者福利和津贴 | 第53-56页 |
·经营者在职消费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 | 第58-73页 |
·经营者股权激励概述 | 第58-60页 |
·经营者直接持股 | 第58-59页 |
·期权激励 | 第59-60页 |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作用 | 第60-62页 |
·促进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一致 | 第60-61页 |
·克服经营者短期行为 | 第61页 |
·有利于实施低成本激励 | 第61页 |
·有利于国有资产的部分变现和保值、增值 | 第61页 |
·促进改革 | 第61-62页 |
·股票激励 | 第62页 |
·股票期权激励 | 第62-70页 |
·股票期权特征和激励方式 | 第63-65页 |
·股票期权的局限性、障碍和实施对策 | 第65-70页 |
·股份期权激励 | 第70-72页 |
·股份期权激励的特点 | 第71页 |
·股份期权激励的机理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国有企业经营者精神激励 | 第73-80页 |
·声誉地位激励 | 第74-76页 |
·权力激励 | 第76-77页 |
·晋升和解职威胁激励 | 第77-78页 |
·晋升激励 | 第77-78页 |
·解职威胁激励 | 第78页 |
·道德情感激励 | 第78-79页 |
·道德激励 | 第78-79页 |
·情感激励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