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木材干燥过程及生物诱导的变色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木材变色的研究概述 | 第17-24页 |
·木材颜色的特性 | 第17-18页 |
·木材变色的因素 | 第18页 |
·木材变色的种类 | 第18-20页 |
·木材变色的研究进展 | 第20页 |
·木材干燥变色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木材干燥变色的发展趋势 | 第24页 |
·木材生物变色的防治 | 第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4-2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2 试验仪器、分析手段及测定方法 | 第26-32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物理性质测定方法 | 第26-29页 |
·白桦试材结晶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木材色度差的测定 | 第27页 |
·木材含水率的测定 | 第27页 |
·木材密度的测定 | 第27-28页 |
·木材干缩性的测定 | 第28页 |
·白桦试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重量测定 | 第28页 |
·白桦试材的微观构造分析 | 第28-29页 |
·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水分的测定 | 第29页 |
·灰分的测定 | 第29页 |
·1%氢氧化钠抽提物的测定 | 第29页 |
·冷水抽提物的测定 | 第29页 |
·热水抽提物的测定 | 第29页 |
·苯醇抽提物的测定 | 第29页 |
·木素的测定 | 第29-30页 |
·纤维素的测定 | 第30页 |
·多戊糖的测定 | 第30页 |
·白桦试材浸提物成分的分离 | 第30页 |
·白桦试材变色过程的模拟试验 | 第30页 |
·白桦试材浸提液成分的颜色反应试验 | 第30-31页 |
·白桦试材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31-32页 |
3 白桦木材的干燥特性及干燥变色规律研究 | 第32-44页 |
·白桦木材的干燥特性研究 | 第32-36页 |
·白桦木材的构造 | 第32-33页 |
·白桦木材的密度与干缩特性 | 第33页 |
·白桦木材的干燥质量 | 第33-36页 |
·白桦木材的干燥变色规律 | 第36-43页 |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4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的机理研究 | 第44-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44-46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前后的抽提物成分分析 | 第44-45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前后的结晶度分析 | 第45-46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的模拟试验研究 | 第46-49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过程的模拟试验 | 第46-47页 |
·温度对白桦木材浸提液变色的影响 | 第47-48页 |
·白桦木材浸提液成分的颜色反应 | 第48-49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浸提物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1页 |
·白桦未变色材浸提物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浸提物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0-51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1-52页 |
·白桦木材干燥变色前后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5 白桦木材的生物变色 | 第55-88页 |
·试验材料 | 第55-56页 |
·试验方法 | 第56-58页 |
·培养基的制备 | 第56页 |
·白桦试材表面的预处理 | 第56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56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的初步鉴定 | 第56页 |
·白桦试材灭菌 | 第56-57页 |
·白桦木材的接菌 | 第5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浸提物成分的变色模拟 | 第5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浸提物成分的颜色反应 | 第5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结晶度分析 | 第5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化学成分测定 | 第5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化学结构分析 | 第5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重量分析 | 第5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微观构造分析 | 第57-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6页 |
·白桦木材变色菌的培养 | 第58页 |
·白桦木材变色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58-59页 |
·白桦试材与菌的宏观形貌 | 第59-64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的初步鉴定 | 第64-66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颜色模拟试验 | 第66-72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变色模拟试验 | 第66-6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浸提物中各组分的颜色反应 | 第67-72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化学成分分析 | 第72-73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重量分析 | 第73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结晶度分析 | 第73-74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4-77页 |
·白桦试材被侵染菌侵染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4-75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浸提物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75-77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侵染试材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77-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6 白桦木材生物变色的防治初探 | 第88-97页 |
·防变药剂的初步筛选 | 第89-93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菌种的选择 | 第89页 |
·白桦木材侵染菌菌液的制备 | 第89页 |
·化学药剂的选择 | 第89页 |
·抑菌圈试验方法 | 第89-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3页 |
·白桦木材生物变色的防治试验 | 第93-96页 |
·试验材料 | 第93页 |
·药剂的选择 | 第93-94页 |
·试验方法 | 第9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7页 |
结论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附录 | 第105-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