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本文所用主要缩略词 | 第13-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蔬菜作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 第15-35页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15-16页 |
1 蔬菜多倍体的获得途径研究 | 第16-20页 |
·自然突变形成多倍体 | 第16页 |
·人工诱导获得多倍体 | 第16-20页 |
·物理方法诱导 | 第17页 |
·化学方法诱导 | 第17-19页 |
·植株整体水平上的诱导 | 第17-18页 |
·通过离体培养诱导多倍体 | 第18-19页 |
·有性杂交培育多倍体 | 第19页 |
·体细胞融合获得多倍体 | 第19-20页 |
·遗传转化途径获得多倍体 | 第20页 |
2 蔬菜多倍体植株诱变效应研究 | 第20-22页 |
·形态特征 | 第20页 |
·组织学 | 第20-21页 |
·多倍体植株的生长发育一般比二倍体慢 | 第21页 |
·同源四倍体的低稔性 | 第21页 |
·多倍体抗性增强 | 第21-22页 |
·生理生化代谢改变 | 第22页 |
3 蔬菜多倍体植株鉴定方法 | 第22-24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22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22-23页 |
·气孔、保卫细胞大小和叶绿体数 | 第22页 |
·细胞、细胞核及核仁大小 | 第22页 |
·花粉母细胞分裂异常行为和花粉粒特征鉴定 | 第22-23页 |
·染色体数计数 | 第23页 |
·流式细胞仪鉴定 | 第23页 |
·分子标记鉴定 | 第23-24页 |
·同工酶鉴定 | 第24页 |
4 蔬菜作物多倍体的应用 | 第24-27页 |
·利用蔬菜作物多倍体的巨大性、抗逆性、和营养物质含量 | 第24-25页 |
·利用多倍体可孕性低获得少籽、无籽果实 | 第25页 |
·利用四倍体培育新品种 | 第25页 |
·克服远缘杂交不孕性和杂种的不实性 | 第25-26页 |
·作为育种中间材料 | 第26页 |
·利用多倍体创造非整倍体 | 第26-27页 |
5 多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27-28页 |
·多倍体蔬菜作物育性和结实性下降 | 第27页 |
·嵌合体问题 | 第27页 |
·诱导剂的选择 | 第27页 |
·蔬菜作物多倍体性状不稳定及其克服 | 第27-28页 |
6 多倍体蔬菜的发展前景 | 第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5-86页 |
第一章 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 第35-45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35-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7页 |
·二、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花器形态观察 | 第36页 |
·二、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花药发育细胞学研究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二、四倍体Plo CMS及其保持系花器形态的比较 | 第37-38页 |
·四倍体保持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第38-39页 |
·四倍体Pol CMS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第39-40页 |
·四倍体Plo CMS温度敏感型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第40页 |
3 讨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图版 | 第42-45页 |
第二章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 | 第45-59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45-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9页 |
·材料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9页 |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47-48页 |
·同工酶电泳及染色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lo CMS和保持系不同时期花蕾中可溶性蛋 白质、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分析 | 第49-50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和保持系不同时期花蕾中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分析 | 第50-52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和保持系薹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及几种酶活性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和保持系同工酶分析 | 第53-55页 |
·过氧化物酶(POD) | 第53-54页 |
·酯酶(EST) | 第54-55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第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物质代谢与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lo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 第55页 |
·膜脂过氧化与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lo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 第55-56页 |
·不同器官中物质代谢、膜脂过氧化比较分析 | 第56页 |
·同工酶与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oPl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 第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三章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光合特性分析 | 第59-69页 |
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59-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材料 | 第60页 |
·方法 | 第60-62页 |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61页 |
·净光合速率(Pn)对光强的响应测定 | 第61页 |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第61-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二、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 | 第62页 |
·二、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叶片光合参数比较 | 第62-63页 |
·二、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及其特征参数比较 | 第63-65页 |
·二、四倍体Pol CMS及其保持系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对光强的响应曲线 | 第65-66页 |
3 讨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四章 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第69-8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69-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2页 |
·试验材料 | 第70页 |
·试验方法 | 第70-72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农艺性状测定 | 第70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营养品质测定 | 第70-71页 |
·二、四倍体Pol胞质雄性不育稳定性调查 | 第71-72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分枝习性和结实性测定 | 第72页 |
·不育系和保持系繁殖区分枝习性和结实性测定 | 第72页 |
·F_1制种区分枝习性和结实性测定 | 第72页 |
·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杂种优势研究 | 第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83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农艺性状比较 | 第72-75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营养品质比较 | 第75-76页 |
·二、四倍体Plo胞质雄性不育稳定性比较 | 第76-77页 |
·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其保持系结实性差异 | 第77-79页 |
·二、四倍体不育系和保持系繁殖区分枝习性和结实性测定 | 第77-78页 |
·二、四倍体F_1制种区分枝习性和结实性测定 | 第78-79页 |
·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杂种优势研究 | 第79-83页 |
·产量优势研究 | 第79-80页 |
·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 第80-83页 |
·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 第83页 |
3 讨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全文结论 | 第86-87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