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文章框架及可能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 第13-19页 |
·农业保险的需求分析 | 第13-16页 |
·农作物保险的价格(保险费率)相对较高但收益不高 | 第14-15页 |
·我国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很小,且分布零散 | 第15页 |
·农民参不参加农业保险要看他们能获得的预期收益的大小 | 第15页 |
·农民的购买力有限也是我国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 第15-16页 |
·农业保险的供给分析 | 第16-19页 |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和高赔付率 | 第17页 |
·逆选择 | 第17页 |
·道德风险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及分析 | 第19-27页 |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 第19-23页 |
·美国的政府主导模式 | 第19-20页 |
·日本的政府强力支持模式 | 第20-21页 |
·西欧的民办公助模式 | 第21-23页 |
·发展中国家的有选择性模式 | 第23页 |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经验及借鉴 | 第23-27页 |
·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以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基础的 | 第23-24页 |
·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 第24-25页 |
·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 第25页 |
·国家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给予税收支持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我国现有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7-35页 |
·我国现有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及其分析 | 第27-28页 |
·准商业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 第27页 |
·政策性保险发展模式 | 第27-28页 |
·农村保险相互会社的经营发展模式 | 第28页 |
·我国现有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 | 第28-29页 |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 第29页 |
·农业保险的风险防范环境较差,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严重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 | 第29-30页 |
·我国现有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的剖析 | 第30-35页 |
·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制度缺失 | 第30-31页 |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不够 | 第31-32页 |
·农业保护制度缺失 | 第32页 |
·农业保险技术水平的滞后 | 第32-35页 |
第五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设想 | 第35-46页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 第35-37页 |
·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35-36页 |
·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的必然选择 | 第36-37页 |
·是我国当前国情的必然选择 | 第37页 |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战略设想 | 第37-40页 |
·创造条件,让商业性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 | 第37-38页 |
·建立全国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实行专项管理 | 第38-39页 |
·政府牵头,通过商业化的保险公司完成政策性的农业保险 | 第39-40页 |
·三种模式的优劣选择 | 第40页 |
·构建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 | 第40-46页 |
·加快农业保险的法制建设,营造法律氛围,把我国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 | 第40-41页 |
·设立国家级的农业风险管理组织并成立专项农业风险基金 | 第41页 |
·加强农业保险人才的培养,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 第41-43页 |
·分散保险风险,组建专门的农业再保险公司 | 第43-44页 |
·扩大税收支持力度 | 第44-45页 |
·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保险意识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词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