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历年淮河流域及其暴雨的特点 | 第10-11页 |
| ·淮河暴雨研究的现状和中尺度模式在暴雨上的应用 | 第11-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资料和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降水实况和大尺度环境场特征 | 第16-19页 |
| ·淮河流域大暴雨的降水实况 | 第16-17页 |
| ·天气形势和影响系统的分析 | 第17-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 第19-26页 |
|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卫星云图分析 | 第19-20页 |
|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雷达分析 | 第20-22页 |
| ·造成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局地发展条件分析(探空资料) | 第22-24页 |
| ·小结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及触发机制分析 | 第26-33页 |
| ·暴雨极值地区的地面雨团发展过程 | 第26-27页 |
| ·温度场结构 | 第27-28页 |
| ·地面风场与湿度条件 | 第28-29页 |
| ·地面气压变化分析 | 第29-30页 |
| ·水汽通量散度 | 第30-31页 |
| ·涡度场和散度场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五章 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 第33-38页 |
| ·模式介绍 | 第33-34页 |
| ·模拟方案设计 | 第34页 |
| ·模拟结果检验 | 第34-36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水汽通量散度 | 第36页 |
| ·散度和涡度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38-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论文附图 | 第46-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