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 第7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7-9页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7-8页 |
二、旅游人类学 | 第8页 |
三、系统论 | 第8页 |
四、市场导向型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 第8-9页 |
第四节 研究线路及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五节 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现状分析 | 第11-20页 |
第一节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历史文献载录 | 第11页 |
二、今人关于扬州园林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三、今人关于扬州盐商研究综述 | 第12页 |
四、今人关于住宅园林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五、今人关于扬州盐商住宅园林研究综述 | 第13页 |
第二节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分布状况 | 第13-16页 |
第三节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旅游资源基础及开发现状 | 第16-20页 |
一、资源基础 | 第16-18页 |
二、开发现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价值分析 | 第20-25页 |
第一节 匠心独运的造园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历史性民居的典型代表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地方工艺品的藏留之地 | 第22-23页 |
第四节 深厚独特的文化价值 | 第23-25页 |
一、扬州盐商文化底蕴 | 第23页 |
二、科学研究价值 | 第23-24页 |
三、现代旅游价值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可持续开发缺失分析 | 第25-31页 |
第一节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可持续开发缺失涵义 | 第25页 |
第二节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可持续开发缺失表现 | 第25-28页 |
一、资源保护工作欠缺 | 第25-26页 |
二、资源开发缺乏整体性 | 第26页 |
三、开发缺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活动 | 第26-27页 |
四、开发未充分挖掘各处盐商住宅园林旅游资源特色 | 第27页 |
五、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可持续开发缺失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一、宅邸本身的原因 | 第28-29页 |
二、资金投入方面的原因 | 第29页 |
三、价值观方面的原因 | 第29页 |
四、游客动机方面的原因 | 第29页 |
五、宏观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实现扬州盐商住宅园林可持续开发的思考 | 第31-42页 |
第一节 扬州盐商住宅园林可持续开发遵循原则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整合旅游资源,发挥资源整体优势,并充分挖掘资源文化内涵 | 第33-36页 |
一、整合扬州盐商住宅园林旅游资源,发挥资源整体优势 | 第33-35页 |
二、充分挖掘扬州盐商住宅园林文化内涵,弘扬扬州特色文化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彰显扬州盐商住宅园林可持续开发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 | 第36-38页 |
一、建立扬州盐商住宅园林旅游解说系统 | 第36-37页 |
二、实施“市卡”制,方便游客游历零散的盐商住宅景点 | 第37-38页 |
三、建造便捷、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 | 第38页 |
第四节 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构建合理有效的开发及经营模式 | 第38-39页 |
一、经营资金来源创新 | 第39页 |
二、经营体制创新 | 第39页 |
第五节 充分发挥本地社区居民及旅游者的主观能动性 | 第39-42页 |
一、提高社区参与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 第39-40页 |
二、开展宣传教育,培养全民保护资源意识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47-48页 |
专家评审意见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答辩委员会决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