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0-20页 |
·热休克蛋白70的概述 | 第10-11页 |
·热休克蛋白70的作用 | 第11-16页 |
·HSP70作为分子伴侣 | 第11-12页 |
·HSP70使细胞产生耐热性以及保护细胞 | 第12-13页 |
·HSP70能够稳定细胞的结构 | 第13-14页 |
·HSP70能够对抗细胞的凋亡 | 第14-15页 |
·HSP70的抗细胞氧化的作用 | 第15页 |
·促进细胞的增殖 | 第15-16页 |
·HSP70的应用现状 | 第16-20页 |
·DNA疫苗的发展 | 第16-17页 |
·肿瘤免疫的应用 | 第17-18页 |
·HSP70与炎症的联系 | 第18页 |
·治疗遗传病 | 第18-19页 |
·HSP70与环境监测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 第20-34页 |
·材料 | 第20-21页 |
·载体与菌株 | 第20页 |
·工具酶与试剂盒 | 第20页 |
·细胞的培养试剂 | 第20页 |
·相关的试剂以及相关培养基的配置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9页 |
·CHO/dhfr-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第21-22页 |
·从CHO/dhfr-细胞中提取基因组 | 第22-23页 |
·设计引物 | 第23-24页 |
·扩取目的基因 | 第24-25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5-27页 |
·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7-29页 |
·结果 | 第29-31页 |
·目的基因的扩取 | 第29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9-30页 |
·重组质粒的测序鉴定 | 第30-31页 |
·构建的表达质粒pcDNA3.1-HSP70的双酶切鉴定 | 第31页 |
·表达质粒的测序鉴定 | 第31页 |
·结果讨论 | 第31-34页 |
·提取用于转染的质粒的注意事项 | 第31-32页 |
·酶切注意事项 | 第32-34页 |
第三部分 稳定细胞系的建立 | 第34-46页 |
·材料 | 第34页 |
·细胞的培养、转染及加压筛选试剂 | 第34页 |
·待转染的质粒 | 第34页 |
·实验仪器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9页 |
·确定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 | 第34-35页 |
·相关的试剂的配制 | 第35页 |
·稳定转染的pcDNA3.1-HSP70质粒细胞的筛选 | 第35-36页 |
·RT-q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SP70的过表达 | 第36-39页 |
·结果 | 第39-40页 |
·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的选择 | 第39页 |
·转染细胞中HSP70基因的PCR鉴定 | 第39-40页 |
·RT-q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SP70的过表达 | 第40页 |
·结果讨论 | 第40-46页 |
·筛选之前确定G418的浓度 | 第40-41页 |
·确定G418的最佳筛选浓度的结果分析 | 第41页 |
·分析在进行转染时需要注意的因素 | 第41-42页 |
·PCR鉴定实验组细胞中HSP70基因的分析 | 第42页 |
·TRIzol法提取总RNA时需注意几点 | 第42页 |
·设计RT-qPCR引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第42-43页 |
·RT-qPCR的检测原理 | 第43-44页 |
·转染细胞中HSP70的过表达的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四部分 转染表达抗-HBs的质粒及ELISA检测 | 第46-52页 |
·材料 | 第46页 |
·质粒与试剂 | 第46页 |
·细胞及器材 | 第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8页 |
·铺板 | 第46-47页 |
·转染 | 第47页 |
·ELISA检测 | 第47-48页 |
·结果 | 第48-49页 |
·ELISA检测抗-HBs的表达量 | 第48-49页 |
·结果讨论 | 第49-52页 |
·抗-HBs酶联反应试剂盒的原理 | 第49页 |
·在进行酶联反应时应该注意德事项 | 第49-50页 |
·ELISA检测抗-HBs表达量的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