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城电厂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6-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工程质量监督概论 | 第10-22页 |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 | 第10-12页 |
·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 | 第10-11页 |
·第二方建设单位质量验收检查制度 | 第11页 |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形成 | 第11-12页 |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 | 第12-16页 |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不断发展 | 第12-13页 |
·政府建设工程监督管理的监督思想和内容 | 第13-15页 |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方式转变,转变成效显著 | 第15-16页 |
·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概况 | 第16-18页 |
·我国电力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理体系 | 第18-22页 |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依据 | 第18页 |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定位 | 第18页 |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设置 | 第18-20页 |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 | 第20-21页 |
·质量监督机构的权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第22-33页 |
·大幅度压缩合理工期的风险 | 第23-24页 |
·电力建设资源严重不足的风险 | 第24-26页 |
·工程建设人员素质与能力不适应风险 | 第26页 |
·造价大幅度降低的风险 | 第26-27页 |
·诚信缺失的风险 | 第27-28页 |
·山西省电力建设质量监督面临的风险及预控措施 | 第28-33页 |
·山西省电力建设质量监督面临的风险 | 第28-29页 |
·对当前电力建设质量监督风险的预控措施 | 第29-33页 |
第四章 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程序 | 第33-39页 |
·项目质量监督目标 | 第33页 |
·项目质量监督程序 | 第33-35页 |
·质监注册交底 | 第33页 |
·完成项目注册 | 第33页 |
·建立项目质监站 | 第33页 |
·质量监督检查项目质监计划 | 第33-35页 |
·项目质量检查程序 | 第35-36页 |
·自检 | 第35页 |
·预检 | 第35页 |
·正式检查 | 第35-36页 |
·项目质量检查方法 | 第36页 |
·项目质量监督检查评价 | 第36-38页 |
·质量监督中心站实施项目阶段质量监督流程 | 第38-39页 |
第五章 运城电厂工程质量监督研究 | 第39-56页 |
·工程概况 | 第39页 |
·主要工艺系统分析 | 第39-43页 |
·主要设备分析 | 第39页 |
·热力系统分析 | 第39-40页 |
·燃料供应系统分析 | 第40页 |
·除灰系统分析 | 第40页 |
·化学水处理系统分析 | 第40-41页 |
·供水系统分析 | 第41页 |
·电气系统分析 | 第41-42页 |
·热工控制系统分析 | 第42页 |
·空冷系统分析 | 第42-43页 |
·工程特点分析 | 第43-44页 |
·项目特点 | 第43页 |
·工程设备、设计特点 | 第43页 |
·工期特点 | 第43-44页 |
·管理特点 | 第44页 |
·工程目标管理 | 第44-46页 |
·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 | 第44-45页 |
·工程质量目标管理 | 第45页 |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管理 | 第45-46页 |
·工程进度目标管理 | 第46页 |
·工程投资目标管理 | 第46页 |
·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研究 | 第46-56页 |
·质监注册 | 第46-47页 |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认证 | 第47页 |
·阶段性监督检查应具备的条件 | 第47-51页 |
·监督检查工程建设各参建单位质量行为 | 第51-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