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宗族对基层社会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5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10-15页 |
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一、 徽州宗族的概况 | 第15-19页 |
(一) 徽州宗族的形成 | 第15-16页 |
(二) 明清徽州宗族的强化 | 第16-19页 |
二、 明清徽州宗族对基层社会政治的影响 | 第19-29页 |
(一) 便利官府权力在基层社会的渗透 | 第20-23页 |
1、 宗族势力与官府权力的结合 | 第20-21页 |
2、 宗族组织与保甲、乡约的实施 | 第21-23页 |
(二)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 第23-28页 |
1、 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 第24-26页 |
2、 净化了社会风气 | 第26-27页 |
3、 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 第27-28页 |
(三) 加固了徽州的封建状态 | 第28-29页 |
三、 明清徽州宗族对基层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29-39页 |
(一) 对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 | 第29-32页 |
1、 积极方面:促进传统小农经济的发展 | 第29-31页 |
2、 消极方面:土地兼并与阶级矛盾的激化 | 第31-32页 |
(二) 促进徽商经济的发展 | 第32-36页 |
1、 宗族组织的经济支持 | 第32-33页 |
2、 宗族制度对徽商经营之道的影响 | 第33-34页 |
3、 宗族教育对徽商伦理道德观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宗族活动为徽商发展提供了契机 | 第35-36页 |
(三) 导致佃仆制的长期存在 | 第36-38页 |
(四) 阻抑了徽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 第38-39页 |
四、 明清徽州宗族对基层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 第39-53页 |
(一) 文化教育 | 第39-45页 |
1、 促进徽州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39-42页 |
2、 维系理学在徽州的"独尊"地位 | 第42-44页 |
3、 禁锢人们思想 | 第44-45页 |
(二) 社会民俗 | 第45-53页 |
1、 聚族而居、世系分明 | 第45-46页 |
2、 争夺墓产、重视祭祀 | 第46-48页 |
3、 崇尚礼教、严格等级 | 第48-50页 |
4、徽州人的家族财产习俗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附: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