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0页 |
·引言 | 第20-25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3页 |
·课题意义和内容 | 第23-25页 |
·文献综述 | 第25-39页 |
·实验 | 第25-26页 |
·理论计算和分子模拟 | 第26-27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第27-30页 |
·Monte Carlo方法 | 第30-32页 |
·多体作用势能模型 | 第32-36页 |
·金属团簇的正多面体结构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二章 孤立金属团簇熔化行为的研究 | 第40-69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MD模拟细节和SC多体作用势能函数 | 第41-45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第41-44页 |
·块状Pd金属团簇的MD模拟细节 | 第42-43页 |
·孤立Pd金属团簇的MD模拟细节 | 第43-44页 |
·Sutton-Chen多体作用势能函数 | 第44-45页 |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62页 |
·块状Pd金属熔化行为的研究 | 第45-51页 |
·三种壳对称构型的Pd金属团簇升温过程中结构演变及熔化行为的研究 | 第51-62页 |
·其他单金属团簇的熔点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三章 Ag-Rh双金属团簇熔化行为的研究 | 第69-88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Ag-Rh双金属团簇的初始构型 | 第70-76页 |
·半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方法 | 第70页 |
·Tjght-Binding Second Moment Approximation多体作用势能模型 | 第70-71页 |
·具有典型壳—核结构的Ag-Rh双金属团簇 | 第71-76页 |
·MD模拟细节与SC多体作用势能函数 | 第76-77页 |
·典型壳—核结构Ag-Rh双金属团簇熔化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第77-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四章 组成对Ag-Rh双金属团簇熔点的影响 | 第88-96页 |
·六种不同组成的Ag-Rh双金属团簇的初始构型 | 第88-90页 |
·组成对Ag-Rh双金属团簇熔化行为的影响 | 第90-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五章 总结论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衰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1-112页 |
作者简介 | 第112-113页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