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地质遗迹景观区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初探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6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资源分类方法 | 第11-12页 |
| ·资源评价方法 | 第12页 |
|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12-13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5页 |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 2 资源分类方法研究 | 第16-23页 |
| ·资源分类的原则和意义 | 第16-17页 |
| ·资源分类的原则 | 第16页 |
| ·资源分类的意义 | 第16-17页 |
| ·资源分类的相关方法 | 第17-21页 |
| ·旅游地理学的资源分类方法 | 第17-20页 |
| ·火山地质学的资源分类方法 | 第20页 |
| ·两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 第20-21页 |
| ·本文的资源分类方法 | 第21-23页 |
| 3 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 第23-41页 |
| ·资源评价的层次 | 第23-24页 |
| ·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 ·国外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 ·我国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6-30页 |
| ·资源评价方法初探 | 第30-41页 |
| ·地质公园的相关基本概念 | 第30-32页 |
| ·火山地质遗迹景观区资源的总体评价 | 第32-35页 |
| ·火山地质遗迹景观区资源的单体评价 | 第35-41页 |
| 4 实例分析—内蒙古扎兰屯市柴河火山景观区 | 第41-62页 |
| ·柴河火山景观区基本概况 | 第41-45页 |
| ·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概况 | 第41-42页 |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42-45页 |
| ·地质遗迹研究程度与现状分析 | 第45-46页 |
| ·研究程度 | 第45页 |
| ·现状分析 | 第45-46页 |
| ·柴河地区第四纪火山地质 | 第46页 |
| ·柴河火山景观区资源分类 | 第46-58页 |
| ·火山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 第48-53页 |
| ·辅助性旅游资源 | 第53-55页 |
| ·资源的保护价值 | 第55-58页 |
| ·柴河火山景观区资源评价研究 | 第58-62页 |
| ·柴河火山景观区资源单体评价 | 第58-60页 |
| ·柴河火山景观区资源总体评价 | 第60-62页 |
| 5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