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定义及其意义 | 第8-14页 |
第一节 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定义及其特征 | 第8-11页 |
一、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定义 | 第8-10页 |
二、法人治理结构的特征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意义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基本特点 | 第14-33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历史成因及发展趋势 | 第15-20页 |
一、起步阶段 | 第15页 |
二、发展阶段 | 第15-18页 |
三、现阶段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发达国家案例 | 第20-31页 |
一、英美模式 | 第20-22页 |
二、德国模式 | 第22-23页 |
三、日本模式 | 第23-24页 |
四、新加坡模式 | 第24-26页 |
五、其他模式 | 第26-31页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特点 | 第31-33页 |
一、完善的法律体系 | 第31-32页 |
二、实行分类管理 | 第32页 |
三、落实管理主体 | 第32页 |
四、实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第33-46页 |
第一节 中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历史成因及发展趋势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第34-42页 |
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特点 | 第34-35页 |
二、在宏观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9页 |
三、在微观层面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2页 |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原因 | 第42-46页 |
一、法律不系统、不健全 | 第42-44页 |
二、理论不成体系、缺乏理论支撑 | 第44页 |
三、市场体系不完善 | 第44页 |
四、政府职能不清晰 | 第44-45页 |
五、思想意识惯性影响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加强国有资产的法制管理,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第46-51页 |
一、加强国有资产的立法管理,形成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第46-47页 |
二、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以服务和引导产业发展为宗旨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 第47-48页 |
三、调整不同产业的国有股比例,逐步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使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 第48-49页 |
四、采用不同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约束和激励机制创新 | 第49-50页 |
五、进一步完善董事会职能,建立能真正发挥效能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董事会机制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