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引言 | 第6-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7-12页 |
(三)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四) 本研究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大学 BBS 论坛的“虚拟田野”考察──以大学 BBS 论坛 A 为例的个案研究 | 第15-30页 |
(一) 研究过程 | 第15-16页 |
(二) BBS 舞台上的网络角色 | 第16-30页 |
三、大学生网络角色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一) 宏观因素 | 第30-32页 |
(二) 微观因素 | 第32-33页 |
四、网络角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 第33-37页 |
(一) 网络角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意义 | 第33-36页 |
(二) 网络角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消极意义 | 第36-37页 |
五、思考 | 第37-39页 |
(一) 网络角色与现实社会角色的比较 | 第38页 |
(二) 协调好网络角色和现实角色的策略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