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不真正连带债务基本问题第11-25页
 一、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定义第11-13页
  (一) 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界定第11页
  (二) 从债务角度界定第11页
  (三) 从债的特征角度界定第11-13页
 二、不真正连带债务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第13-23页
  (一) 与连带债务的比较分析第13-19页
  (二) 与共同过失侵权的比较分析第19页
  (三) 与共同危险行为的比较分析第19-20页
  (四) 与请求权竞合的比较分析第20-21页
  (五) 与补充债务的比较分析第21-22页
  (六) 与按份债务的比较分析第22页
  (七) 与请求权聚合的比较分析第22-23页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价值第23-25页
第二部分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类型第25-32页
 一、基于债务发生原因及其联结点所作的分类第25-29页
  (一) 因当事人意思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第26页
  (二) 基于合同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第26-27页
  (三) 数个独立的侵权行为竞合产生不真正连带债务第27页
  (四) 基于合同与侵权竞合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第27-29页
  (五) 法律规定的其它债务之间相互竞合或与合同或侵权之债竞合而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第29页
 二、基于终局责任所作的分类第29-32页
  (一) 不存在终局责任人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第30页
  (二) 存在终局责任人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第30-32页
第三部分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法律效果第32-40页
 一、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外部效力第32-36页
  (一) 债权人的请求权行使第32-33页
  (二) 债务人的诉讼地位第33-34页
  (三) 绝对效力事项与相对效力事项第34-35页
  (四) 确定判决的效力第35-36页
 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内部效力第36-40页
  (一) 追偿权产生的依据第36-37页
  (二) 追偿权行使方式第37-40页
第四部分 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立法构建第40-51页
 一、我国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现状第40-41页
  (一) 立法现状及不足第40页
  (二) 实务现状及不足第40-41页
 二、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的司法适用第41-49页
  (一) 债权人请求权的行使问题第41-42页
  (二) 诉的选择与合并问题第42-45页
  (三) 案由的确定问题第45页
  (四) 法院能否以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裁判案件的问题第45-46页
  (五) 判决主文的表述问题第46-47页
  (六) 判决的执行问题第47-48页
  (七) 非终局债务人的求偿问题第48-49页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立法建议第49-51页
  (一) 法律特征方面第49页
  (二) 类型方面第49页
  (三) 外部效力方面第49-50页
  (四) 内部效力方面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注释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制造系统功能的设施布局设计研究
下一篇:ZnO基稀磁半导体单晶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以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