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特殊形式基础论文

全长粘结式锚杆受力特性以及数值仿真试验研究

目录第1-11页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7页
     ·试验研究第16-21页
     ·理论研究第21-23页
     ·数值模拟研究第23-27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7-28页
   ·创新点第28-29页
第二章 拉拔荷载作用下锚杆受力特性研究第29-56页
   ·关系推导第30-31页
   ·均质岩体锚杆应力分布理论模型第31-34页
     ·较小拉拔荷载作用第31-32页
     ·较大拉拔荷载作用第32-34页
   ·节理岩体锚杆支护理论模型第34-37页
     ·未解耦模型第36-37页
     ·解耦模型第37页
   ·理论模型验证第37-38页
   ·数值模拟第38-54页
     ·三维锚杆单元有限元计算程序第39-51页
     ·基本参数第51-52页
     ·结果分析第52-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剪切荷载作用下节理岩体锚杆受力特性研究第56-93页
   ·理论分析模型第58-65页
     ·剪拉破坏模型第61-63页
     ·拉弯破坏模型第63-65页
   ·破坏模型验证第65-66页
   ·数值模拟第66-91页
     ·粘结单元第66-67页
     ·接触模拟第67-69页
     ·计算模型第69-71页
     ·数值结果分析第71-91页
 小结第91-93页
第四章 锚固段界面力学特性研究第93-101页
   ·锚固段破坏形式第93页
   ·界面力学特性第93-94页
   ·界面力学理论模型第94-95页
   ·数值分析第95-99页
     ·应力分布演化过程第96-98页
     ·临界长度第98-99页
 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位移荷载作用下锚杆受力特性研究第101-111页
   ·洞室开挖围岩变形第102-103页
   ·锚杆交界面剪应力模型第103-107页
     ·未解耦模型第103-106页
     ·解耦模型第106-107页
   ·理论模型验证第107-109页
 小结第109-111页
第六章 工程应用第111-127页
   ·工程概况第111-112页
   ·计算断面第112页
   ·开挖顺序第112-114页
   ·锚固参数第114-115页
   ·计算模型第115-116页
   ·材料参数第116-117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17-125页
     ·塑性区比较第117-120页
     ·位移比较第120-123页
     ·剪应力分布图第123-125页
 小结第125-12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7-130页
   ·结论第127-129页
   ·展望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项目第139-14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压型变换器抛物线法电流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亚里士多德实践观之本体基础初探--与马克思的实践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