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白领女性犯罪的定义 | 第11-14页 |
第一节 白领犯罪的提出 | 第11页 |
第二节 白领女性犯罪的释义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白领女性犯罪的现状与特征 | 第14-19页 |
第一节 白领女性犯罪的现状 | 第14-16页 |
一、犯罪类型相对集中 | 第14-15页 |
二、大要案比率高居不下 | 第15页 |
三、犯罪人中财务人员居多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白领女性犯罪的主要特征 | 第16-19页 |
一、职业特点——有较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 第16-17页 |
二、心理特点——易受情感支配而犯罪 | 第17页 |
三、行为特点——犯罪的被动性和盲从性突出 | 第17-18页 |
四、文化特点——秀才法盲多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白领女性犯罪原因的法社会学分析 | 第19-33页 |
第一节 白领女性犯罪的社会原因 | 第20-27页 |
一、白领女性犯罪原因的宏观社会因素 | 第20-25页 |
二、白领女性犯罪原因的微观社会因素 | 第25-27页 |
第二节 白领女性犯罪的个人原因 | 第27-33页 |
一、白领女性犯罪人的生理因素 | 第27-28页 |
二、白领女性犯罪的心理因素 | 第28-33页 |
第四章 白领女性犯罪的社会控制 | 第33-45页 |
第一节 白领女性犯罪的外在控制 | 第33-41页 |
一、深化体制改革、克服社会弊端,减少和铲除滋生白领女性犯罪的条件 | 第33-35页 |
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为打击白领女性犯罪提供法律保障 | 第35-38页 |
三、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解决对于白领女性犯罪监督乏力和缺位的问题 | 第38-40页 |
四、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活动,鼓励民众与白领女性犯罪做斗争 | 第40-41页 |
第二节 白领女性犯罪的内在控制 | 第41-45页 |
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白领女性人格健全发展的空间 | 第41-42页 |
二、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白领女性的自身素质 | 第42页 |
三、重视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增强白领女性自我的心理调节和社会承受能力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