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图和过程蓝图的模型重构操作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研究动机 | 第10页 |
·相关工作 | 第10页 |
·本文工作 | 第10-11页 |
·论文组织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软件重构的基本概念 | 第12-21页 |
·软件重构的概念及原则 | 第12-17页 |
·重构的定义 | 第12-13页 |
·重构的原则 | 第13页 |
·重构的两顶帽子 | 第13页 |
·重构的单元测试 | 第13页 |
·小步骤 | 第13页 |
·重构的优点 | 第13-14页 |
·保持设计的简单性 | 第13-14页 |
·保持设计的可扩展性 | 第14页 |
·增强代码的可理解性 | 第14页 |
·查找错误更方便 | 第14页 |
·重构的不足 | 第14-15页 |
·重构的成本 | 第14-15页 |
·重构的风险 | 第15页 |
·何时进行重构 | 第15-16页 |
·增加功能 | 第15页 |
·修改错误 | 第15页 |
·代码回顾 | 第15-16页 |
·何时不宜进行重构 | 第16页 |
·程序原型 | 第16页 |
·代码不能正常工作 | 第16页 |
·接近产品提交日期 | 第16页 |
·应用重构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 第16-17页 |
·数据库 | 第16-17页 |
·接口改变 | 第17页 |
·影响重构的语言特性 | 第17-18页 |
·Smalltalk | 第17-18页 |
·C++ | 第18页 |
·Java | 第18页 |
·设计模式重构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类图重构 | 第21-30页 |
·类图与UML | 第21-22页 |
·UML现状 | 第21页 |
·类图 | 第21-22页 |
·模型重构与MDA | 第22-23页 |
·模型重构 | 第22页 |
·MDA | 第22-23页 |
·类图重构的概况 | 第23-26页 |
·开发重构工具的苦衷 | 第23页 |
·类图重构的优势 | 第23-24页 |
·类图重构的层次 | 第24-26页 |
·类图重构的种类 | 第26-29页 |
·增加 | 第26页 |
·移动 | 第26-27页 |
·删除 | 第27-28页 |
·泛化 | 第28页 |
·特化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过程蓝图重构 | 第30-43页 |
·过程蓝图概述 | 第30页 |
·过程蓝图重构操作 | 第30-40页 |
·过程蓝图的程序实体 | 第30-31页 |
·过程蓝图的分析函数 | 第31-33页 |
·过程蓝图的基本树变换操作 | 第33页 |
·过程蓝图重构的不变量 | 第33-35页 |
·过程蓝图重构操作规格说明 | 第35-40页 |
·过程蓝图重构操作的行为保持问题 | 第40-42页 |
·重构的前后置条件 | 第40页 |
·一阶谓词逻辑 | 第40-41页 |
·过程蓝图重构的形式定义框架 | 第41-42页 |
·行为保持的证明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自动重构工具的设计 | 第43-51页 |
·重构工具的重要性和意义 | 第43页 |
·重构工具的现状及倾向 | 第43-44页 |
·重构工具成功的标准 | 第44-46页 |
·一个重构工具的技术标准 | 第44-46页 |
·一个重构工具的实用标准 | 第46页 |
·基于类图和过程蓝图的模型重构工具的设计 | 第46-50页 |
·重构工具的整体框架 | 第47-48页 |
·类图重构的工作流程 | 第48-49页 |
·过程蓝图重构的工作流程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本文工作的总结 | 第51页 |
·今后的工作 | 第51-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