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民初立嗣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第一节 课题的选择和意义第7-10页
  一、宗祧继承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继承制度,立嗣是宗祧继承的重要制度第7-9页
  二、在清末民初的法律变革中,立嗣法律规范、司法实践与社会现实的互动,是个深具历史与时代意义的课题第9页
  三、继承中的“立嗣”往往是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第9-10页
 第二节 有关学术研究成果考察第10-15页
  一、清朝末年以前时期传统立嗣问题的研究成果第10-13页
  二、民国初年立嗣问题的研究成果第13-15页
第二章 中国传统的立嗣制度第15-23页
 第一节 立嗣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第15-17页
  一、远古时代立嗣之俗形成第15页
  二、周王朝的贵族阶级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立后制度第15-16页
  三、春秋战国以后民间立嗣制度确立第16-17页
  四、清末民初立嗣制度逐渐消亡第17页
 第二节 中国立嗣制度的规定第17-23页
  一、作为养子的要件必须是同宗昭穆相当之人,禁止立异姓子为嗣子第18-19页
  二、养父母具有立继、废继的权利第19-21页
  三、女儿的财产继承权第21-23页
第三章 民初立嗣制度的变革第23-48页
 第一节 民初有关立嗣的法律规定第23-28页
  一、清末《大清现行刑律》有关立嗣的规定第23-24页
  二、清末《大清民律草案》有关立嗣的规定第24-25页
  三、《民国民律草案》有关立嗣的规定第25-26页
  四、《民国民法典》有关继承问题的变革和立嗣制度的消亡第26-28页
 第二节 民初立嗣案件的法律依据第28-31页
  一、援用“现行律规定各条”第28-29页
  二、大理院创制的准法典:民事判解要旨汇编第29-30页
  三、《民国民法典》的援用第30-31页
 第三节 民初立嗣的实践考察第31-48页
  一、对异姓承嗣的实践考察第32-36页
  二、嗣子的确立与废弃第36-43页
  三、女儿的继承权与嗣子继承权的冲突第43-48页
结语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及五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相关理论
下一篇:伍廷芳法律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