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对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Blog)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34页
   ·本文的写作背景第11-12页
   ·本文的写作意义第12-14页
     ·“博客”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第12-13页
     ·“博客”的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发展的要求第13页
     ·“博客”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网络德育教育的需要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博客”在国外教育领域研究现状第14-15页
     ·“博客”在国内教育领域研究现状第15-17页
   ·“博客”综述第17-33页
     ·“博客”的概念及分类第17-21页
     ·“博客”的产生与由来第21-28页
     ·“博客”与网络相关传播形式的主要区别第28-31页
     ·“博客”的主要特点第31-33页
   ·本文创新之处第33-34页
第2章 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平台的理论基础第34-44页
   ·传播学基础第34-37页
     ·“博客”的传播类型第35-36页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第36-37页
   ·教育学基础第37-40页
     ·教育的构成要素第37-39页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第39-40页
   ·心理学基础第40-43页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41-42页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模式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创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平台的构成要素第44-55页
   ·需求性要素第44-47页
     ·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第44-45页
     ·网上学习的紧迫性第45页
     ·网上学习资料的匮乏性第45-46页
     ·信息垃圾的严重性第46-47页
   ·主导性要素第47-52页
     ·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第47-49页
     ·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第49-50页
     ·对教师博客定位的准确性要求第50-52页
   ·原则性要素第52-54页
     ·专业性原则第52页
     ·时效性原则第52-53页
     ·创新性原则第53页
     ·人性化原则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第55-69页
   ·“博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第55-60页
     ·教师自我评价的工具第55-56页
     ·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第56-58页
     ·教师团队合作与思想共享的方式第58-60页
     ·传递教学内容的通道第60页
   ·“博客”对学习者的作用第60-64页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第60-61页
     ·有利于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第61-62页
     ·有利于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第62-63页
     ·有利于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发展第63-64页
   ·“博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的作用第64-67页
     ·对教育观念的影响第64-66页
     ·对教育体制的影响第66-67页
     ·对教学模式的影响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的创建流程第69-85页
   ·登陆注册第70-81页
   ·总体格局设计第81页
   ·添加日志第81-83页
   ·回复日志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口腔白斑及鳞状细胞癌中NF-κB/p65、cyclin D1及CD105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华塑CAE模拟软件数据库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