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5-35页 |
·生物传感器简介 | 第15-16页 |
·生物传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第15页 |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及分类 | 第15-16页 |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16-25页 |
·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第23-25页 |
·抗坏血酸检测方法 | 第25-27页 |
·色谱法 | 第25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25-26页 |
·二氯靛酚法 | 第26页 |
·生物传感器法 | 第26-27页 |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立题背景 | 第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章 壳聚糖为酶固定化载体的抗坏血酸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第35-43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酶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0页 |
·抗坏血酸生物传感器的响应行为 | 第37页 |
·溶液pH的影响 | 第37-39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9页 |
·缓冲液浓度的影响 | 第39页 |
·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包埋-交联法固定酶的抗坏血酸传感器的研究及分析应用 | 第43-53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4页 |
·酶电极的制备 | 第44页 |
·测定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5页 |
·溶液pH的影响 | 第45-46页 |
·戊二醛浓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酶固定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第48-49页 |
·干扰实验 | 第49-50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50页 |
·结论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第四章 猪膀胱膜为基质的抗坏血酸生物传感器应用于食品中Vc分析测定 | 第53-65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3-54页 |
·酶电极的制备 | 第54页 |
·测定方法 | 第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2页 |
·传感器的响应行为 | 第54-55页 |
·溶液pH的影响 | 第55-56页 |
·戊二醛浓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缓冲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57页 |
·酶固定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第58-59页 |
·干扰实验 | 第59-60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五章 金属铁卟啉应用于抗坏血酸生物传感器的初步探索 | 第65-71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66页 |
·金属铁卟啉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66-67页 |
·酶电极的制备 | 第67页 |
·测定方法 | 第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68页 |
·传感器的响应行为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