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1 卢曼现代性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10-14页 |
·改造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 第10页 |
·吸取自然科学关于系统的理论 | 第10-11页 |
·受到现象学的深刻影响 | 第11-14页 |
2 卢曼现代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4-25页 |
·对现代性的界定 | 第14-15页 |
·卢曼对现代性的观察 | 第15-25页 |
·差异——关于现代性的理论出发点 | 第15-17页 |
·偶然性(Contingency)——作为现代社会的定义属性 | 第17-21页 |
·风险——对现代社会未来的描述 | 第21-23页 |
·复杂性——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23-25页 |
3 卢曼现代性理论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 第25-34页 |
·独特的观察视角——二阶观察 | 第25-26页 |
·卢曼的认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认识论 | 第26-31页 |
·卢曼“简化复杂性”的原则和方法——优化选择 | 第31-34页 |
4 卢曼与哈贝马斯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冲突 | 第34-39页 |
·在是否突破意识哲学范式上的冲突 | 第34-36页 |
·在统一和差异的价值规范上的冲突 | 第36-39页 |
5 对卢曼现代性理论的几点评价 | 第39-41页 |
6 卢曼的现代性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41-45页 |
·后现代视野下中国将继续进行特殊的现代化 | 第41-44页 |
·卢曼具体理论层面上的启发意义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