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供销管理论文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的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9-11页
   ·本文的选题依据第1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第12-13页
第2章 委托—代理理论的回顾第13-23页
   ·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第13页
   ·委托—代理关系的解析第13-14页
   ·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第14-15页
   ·委托—代理问题的种类第15-16页
     ·道德风险模型(moral hazard)第15页
     ·逆向选择模型(adverse selection)第15-16页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及扩展模型第16-21页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第16-19页
     ·委托—代理理论的扩展模型第19-21页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第21-23页
第3章 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激励机制模型第23-38页
   ·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第23-25页
     ·激励机制的分类第23页
     ·显性激励机制理论第23-24页
     ·隐性激励机制理论第24-25页
   ·显性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第25-31页
     ·信息对称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分析第26-28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分析第28-29页
     ·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结果之比较分析第29-30页
     ·结束语第30-31页
   ·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激励机制模型第31-35页
     ·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激励机制分析第31-33页
     ·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激励机制模型与显性激励机制模型的比较分析第33-34页
     ·结束语第34-35页
   ·隐性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一个两阶段的声誉模型第35-38页
     ·声誉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第35-37页
     ·结束语第37-38页
第4章 供应链的激励机制模型的设计第38-60页
   ·供应链的显性激励机制模型第38-44页
     ·信息对称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分析第39-40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模型分析第40-42页
     ·模型的进一步分析第42-44页
     ·结束语第44页
   ·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模型第44-48页
     ·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分析第45-46页
     ·模型(三)与模型(二)的比较分析第46-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供应链的最优动态激励机制模型第48-60页
     ·声誉机制与显性机制相结合的供应链最优动态机制模型第48-54页
     ·动态激励机制与显性激励机制的比较分析第54-56页
     ·数据说明第56-59页
     ·结束语第59-60页
第5章 结束语第60-62页
   ·论文的结论第60-61页
   ·论文的局限与不足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SP.NET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商品包装再设计的市场运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