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尾鳠生物学、染色体核型、LDH、胚胎发育及其繁育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丝尾鳠及鳠属鱼类的研究进展 | 第10-18页 |
·丝尾鳠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 | 第10-12页 |
·外部形态 | 第10-11页 |
·内部构造 | 第11-12页 |
·丝尾鳠生活习性 | 第12页 |
·丝尾鳠食性 | 第12-13页 |
·丝尾鳠生长特性 | 第13-14页 |
·丝尾鳠繁殖习性 | 第14-15页 |
·鲿科鳠属鱼类人工繁育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丝尾鳠生物学与人工繁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丝尾鳠染色体核型初步研究 | 第18-25页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材料 | 第18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8页 |
·溶液配置 | 第18-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染色体制备—体内注射 PHA短期培养法 | 第19-20页 |
·染色体倍数的确定 | 第20页 |
·染色体核型分析分类 | 第20页 |
·结果 | 第20-24页 |
·染色体核型 | 第20-21页 |
·染色体2n数 | 第21-22页 |
·染色体数据分析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3 丝尾鳠与黄颡鱼乳酸脱氢酶(LDH)比较研究 | 第25-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材料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28页 |
·乳酸脱氢酶的比较分析 | 第26-28页 |
·酶谱分析 | 第26-27页 |
·迁移率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0页 |
·LDH分析 | 第28-29页 |
·酶谱迁移率 | 第29-30页 |
4 丝尾鳠的胚胎发育 | 第30-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页 |
·结果 | 第30-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5 丝尾鳠的人工繁殖试验 | 第35-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亲鱼培育 | 第35页 |
·亲鱼来源 | 第35页 |
·产前培育及越冬管理 | 第35页 |
·人工催产 | 第35-36页 |
·催产条件 | 第35-36页 |
·注射催产剂 | 第36页 |
·产卵管理 | 第36页 |
·人工孵化 | 第36-37页 |
·孵化设备与管理 | 第36页 |
·仔鱼发育 | 第36-37页 |
·夏花培育 | 第37页 |
·培育池 | 第37页 |
·投饵 | 第37页 |
·水质调节 | 第37页 |
·结果 | 第37-39页 |
·丝尾鳠(红)的性腺指数 | 第37页 |
·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 | 第37-38页 |
·胚胎及仔鱼发育 | 第38页 |
·生长速度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性腺发育 | 第39-40页 |
·人工催产 | 第40页 |
·残食行为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