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组织 | 第11-13页 |
第2章 PROFIBUS 现场总线 | 第13-19页 |
·现场总线简介 | 第13-16页 |
·现场总线的概念 | 第13页 |
·现场总线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几种常用的现场总线 | 第14-15页 |
·现场总线的结构特点以及技术特点 | 第15页 |
·现场总线在工业网络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PROFIBUS 技术综述 | 第16页 |
·PROFIBUS 简介 | 第16页 |
·PROFIBUS 的家族成员 | 第16页 |
·PROFIBUS 的协议结构 | 第16-17页 |
·PROFIBUS-DP | 第17-19页 |
·PROFIBUS-DP 简介 | 第17-18页 |
·PROFIBUS-DP 设备类型 | 第18页 |
·PROFIBUS-DP 设备地址 | 第18-19页 |
第3章 总装控制系统介绍 | 第19-29页 |
·系统简介 | 第19-20页 |
·汽车总装的基本要求 | 第19-20页 |
·汽车总装的一般顺序 | 第20页 |
·系统设计标准 | 第20-21页 |
·系统结构 | 第21-24页 |
·网络设备 | 第22-23页 |
·计算机系统 | 第23-24页 |
·系统实现的功能简介 | 第24-29页 |
·总装输送线的运行控制 | 第24页 |
·生产计划接收 | 第24-25页 |
·生产计划的更改 | 第25-26页 |
·现场条码打印与比对 | 第26页 |
·现场设备状态监控 | 第26-27页 |
·历史数据记录 | 第27-29页 |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9-43页 |
·系统设计问题 | 第29-31页 |
·选用现场总线的原因 | 第29页 |
·现场总线技术适合场合 | 第29-30页 |
·系统设计的思路 | 第30-31页 |
·系统硬件安装 | 第31页 |
·硬件介绍 | 第31-34页 |
·PLC | 第31-33页 |
·触摸屏 | 第33-34页 |
·分布式I/O | 第34页 |
·EMS DRIVER 系统 | 第34-41页 |
·系统简介 | 第34-36页 |
·系统硬件方案 | 第36页 |
·系统组成 | 第36-40页 |
·EMS Driver 的轨道系统 | 第40-41页 |
·系统优化设计 | 第41-43页 |
·能源优化 | 第41-42页 |
·通信优化 | 第42-43页 |
第5章 上位监控以及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63页 |
·上位监控系统软件及功能 | 第43-53页 |
·监控系统清单 | 第43-44页 |
·监控软件WinCC | 第44-45页 |
·SQL Server 简介 | 第45页 |
·监控系统功能 | 第45-53页 |
·现场总线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63页 |
·电气图纸设计软件:EPLAN P8 | 第53-54页 |
·PLC 编程软件:STEP 7 | 第54-58页 |
·触摸屏编程软件:WinCC Flexible 2007 | 第58-60页 |
·DP 通信测试软件:Amprolyzer | 第60-63页 |
第6章 系统使用与维护 | 第63-71页 |
·生产控制 | 第63-64页 |
·电气控制柜 | 第63页 |
·主开关 | 第63页 |
·气动系统 | 第63-64页 |
·生产技术参数 | 第64页 |
·系统安全 | 第64-67页 |
·安全区域 | 第64-65页 |
·急停回路 | 第65-66页 |
·控制锁 | 第66页 |
·独立的安全设备 | 第66-67页 |
·高级操作功能 | 第67-71页 |
·HOLDING 功能 | 第68页 |
·LAMP TEST 功能 | 第68页 |
·单周期运行 | 第68页 |
·传感器转换控制 | 第68页 |
·无工件周期运行 | 第68页 |
·机器人停止 | 第68-69页 |
·机器人回原位 | 第69-7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项目总结 | 第71页 |
·项目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