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第一节 异形桩概述 | 第10-13页 |
| ·异形桩的技术特征 | 第11-12页 |
| ·异形桩的单桩承载力特性 | 第12-13页 |
| 第二节 水平承载桩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第13-15页 |
| ·水平承载桩试验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水平承载桩理论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Y形桩技术简介 | 第22-32页 |
| 第一节 Y形桩的设计 | 第23-26页 |
| ·Y形桩桩模空模时抵御模内外土压差问题 | 第23-25页 |
| ·Y形桩桩身的可灌度问题 | 第25页 |
| ·Y形桩桩尖的选用 | 第25-26页 |
| 第二节 Y形桩的施工工艺 | 第26-29页 |
| ·Y形桩施工方法 | 第26-29页 |
| ·Y形桩施工工艺流程 | 第29页 |
| 第三节 Y形桩质量检验与控制措施 | 第29-31页 |
| ·Y形桩质量检验 | 第29-30页 |
|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第30页 |
| ·质量控制建议 | 第30-31页 |
| 第四节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Y形桩水平承载性能现场试验 | 第32-47页 |
| 第一节 试验方案设计与试验准备 | 第32-37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2-35页 |
| ·试验设备与仪器 | 第35-36页 |
| ·试验准备 | 第36-37页 |
| 第二节 现场试验与数据分析 | 第37-45页 |
| ·现场试验 | 第37-38页 |
| ·1~#桩试验结果与分析(从桩身尖角方向加载) | 第38-41页 |
| ·2~#桩试验结果与分析(从桩体内凹弧面方向加载) | 第41-44页 |
| ·两根试验桩的比较 | 第44-45页 |
| ·Y形桩与普通圆形灌注桩水平承载性能的比较 | 第45页 |
| 第三节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Y形桩水平承载性能理论分析 | 第47-69页 |
| 第一节 m法介绍及其差分解法 | 第47-54页 |
| ·m法介绍 | 第47-49页 |
| ·m法的差分解法 | 第49-52页 |
| ·m法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52-54页 |
| 第二节 差分解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 ·试验现场地质条件 | 第54页 |
| ·差分解法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 ·m法计算Y形桩水平承载性能有待改进参数及思路 | 第57-58页 |
| 第三节 ABAQUS通用有限元程序简介 | 第58-59页 |
| 第四节 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与分析 | 第59-65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1-65页 |
| 第五节 提高Y形桩水平承载能力措施的模拟 | 第65-68页 |
| ·提高桩的水平承载能力的措施 | 第65-66页 |
| ·提高Y形桩水平承载能力措施的模拟 | 第66-68页 |
| 第六节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第一节 结论 | 第69页 |
| 第二节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