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吸波材料的分类 | 第8-9页 |
·纳米吸波材料简介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2 纳米粒子和复合粒子制备方法概述 | 第12-18页 |
·纳米粒子制备方法概述 | 第12-14页 |
·气相法 | 第12-13页 |
·液相法 | 第13-14页 |
·机械合金法 | 第14页 |
·复合粒子制备方法概述 | 第14-17页 |
·液相沉积法 | 第14页 |
·机械球磨法 | 第14-15页 |
·相分离法 | 第15页 |
·异质絮凝法 | 第15页 |
·醇盐水解法 | 第15-16页 |
·气相包覆法 | 第16页 |
·杂凝聚法 | 第16页 |
·微乳液法 | 第16-17页 |
·沉淀法 | 第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3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镍粉 | 第18-26页 |
·实验原理 | 第18-19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过程 | 第20页 |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20-23页 |
·溶剂种类的影响 | 第20-21页 |
·氢氧化钠加入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聚乙基吡咯烷酮(PVP)的影响 | 第22-23页 |
·N_2H_4与Ni~(2+)的摩尔比的影响 | 第23页 |
·纳米粒子的测试与表征 | 第23-24页 |
·形貌分析 | 第23-24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4 Ni/SiC微粉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 | 第26-35页 |
·实验机理 | 第26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过程 | 第27页 |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27-29页 |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影响 | 第27-28页 |
·SiC微粉用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复合粒子的测试与表征 | 第29-34页 |
·形貌分析 | 第29-3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31-33页 |
·粒度分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5 纳米镍粉/空心微珠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 | 第35-45页 |
·实验机理 | 第35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5-36页 |
·实验过程 | 第36-37页 |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37-39页 |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影响 | 第37页 |
·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空心微珠加入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复合粒子的测试与表征 | 第39-44页 |
·形貌分析 | 第39-4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41-43页 |
·粒度分析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6 PMMA微球及Ni/PMMA微球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 | 第45-58页 |
·悬浮聚合法制备 PMMA微球 | 第45-50页 |
·实验机理 | 第45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5-46页 |
·实验过程 | 第46-47页 |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47-48页 |
·PMMA微球的表征与测试 | 第48-50页 |
·Ni/PMMA微球复合粒子制备研究 | 第50-57页 |
·实验机理 | 第50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0-51页 |
·实验过程 | 第51页 |
·实验条件的影响 | 第51-53页 |
·复合粒子的测试与表征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7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