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7-8页 |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创新点 | 第8-10页 |
第一章 南通蓝印花布服饰产生的背景 | 第10-16页 |
一、南通蓝印花布的生成及原因 | 第10-13页 |
(一) 地域气候条件 | 第10-11页 |
(二) 社会经济环境 | 第11页 |
(三) 文化技术交流 | 第11-13页 |
1、棉花的传入与广泛种植 | 第11-12页 |
2、棉纺织技术的普及 | 第12页 |
3、蓝靛染料的提取技术 | 第12-13页 |
二、南通蓝印花布服饰的形成因素 | 第13-16页 |
(一) 南通蓝印花布服饰形成的物质因素 | 第13-14页 |
(二) 南通蓝印花布服饰形成的情感因素 | 第14页 |
(三) 南通蓝印花布服饰形成的文化因素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南通蓝印花布服饰的发展脉络 | 第16-21页 |
一、蓝印花布服饰的兴盛时期 | 第16-18页 |
二、蓝印花布服饰的衰退时期 | 第18-19页 |
(一) 清末社会经济格局的突变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 | 第18页 |
(二) 外来纺织制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国内手工业市场 | 第18-19页 |
三、蓝印花布服饰的创新期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南通蓝印花布服饰的艺术特性 | 第21-25页 |
一、款式结构的简洁性 | 第21-22页 |
(一) 简约的服装外轮廓造型 | 第21-22页 |
(二) 精炼的内部结构形态 | 第22页 |
二、靛蓝色调的纯朴性 | 第22-23页 |
三、材质搭配的实用性 | 第23-24页 |
四、图案纹饰的情感性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南通蓝印花布服饰的发展前景 | 第25-31页 |
一、南通蓝印花布服饰的地位与价值 | 第25-26页 |
(一) 表达向往天然材质的着装需求 | 第25页 |
(二) 传达民族情感的心理需求 | 第25-26页 |
(三) 表现追求穿着个性化的需求 | 第26页 |
二、南通蓝印花布服饰的发展前景 | 第26-31页 |
(一) 南通蓝印花布服饰的现状 | 第26-27页 |
(二) 对南通蓝印花布服饰的开发利用 | 第27-31页 |
1、政府加强扶持 | 第28-29页 |
2、行业加以引导 | 第29-3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1-32页 |
附图 | 第32-39页 |
注释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5页 |
详细摘要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