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思考

中文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1页
 一、研究主题、选题的理由第8-9页
 二、理论研究现状第9-11页
第二章 金融业经营模式分析第11-18页
 第一节 概念解析第11-13页
  一、分业经营模式第11页
  二、混业经营模式第11-12页
  三、两种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第12-13页
 第二节 混业经营模式的类型第13-15页
  一、全能银行制第13-14页
  二、金融控股集团第14-15页
 第三节 混业经营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点第15-18页
  一、制度变迁理论第15-16页
  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第16-18页
第三章 国外金融体系发展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第18-24页
 一、德国全能型银行发展模式分析第18-20页
 二、日本混业经营模式分析第20-21页
 三、美国金融混业一分业一再混业的历程及其启示第21-24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构想第24-36页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历史回顾第24-26页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第26-30页
  一、实行混业经营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第26-27页
  二、实行混业经营是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提高经营效率的需要第27页
  三、实行混业经营是适应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的需要第27-28页
  四、实行混业经营是适应我国金融创新发展趋势的需要第28页
  五、实行混业经营是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需要第28-30页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推进混业经营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第30-32页
  一、金融政策调整为混业经营提供了支持与便利第30页
  二、宏观调控的加强为混业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30-31页
  三、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高为混业经营奠定了微观基础第31页
  四、高科技和网络为金融混业经营提供技术保障和捷径第31-32页
 第四节 我国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阶段性战略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第32-36页
  一、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分析第32-33页
  二、我国适宜采用的过渡模式——金融控股公司第33-36页
第五章 推进混业经营过程中的配套改革与相关政策建议第36-40页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外部保障体系第36-38页
  一、健全并拓宽法律框架体系第36页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第36-37页
  三、重视人才培养,为混业经营创造良好的条件第37页
  四、采取积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第37页
  五、完善计算机系统,增强抗风险能力第37页
  六、针对我国出现的金融控股集团的端倪,制定控股公司的监管办法第37-38页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的微观基础第38-40页
  一、改革国有银行产权制度第38-39页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39页
  三、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第39-40页
总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2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2-43页
谢辞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中原西三旗住宅项目营销战略研究
下一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监测与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