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关键词 | 第4页 | 
| 一、概述 | 第4-9页 | 
| (一) 情感教育 | 第4-7页 | 
| 1、情感教育的内涵 | 第4-5页 | 
| 2、情感教育的意义 | 第5-7页 | 
| (二) 我国现阶段情感教育的现状 | 第7-9页 | 
| 1、“工具性”教育思想制约了情感教育的生存空间 | 第7-8页 | 
| 2、以“应试”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忽略了情感教育的发展. | 第8-9页 | 
| 二、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9-11页 | 
| (一) 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 | 第9-10页 | 
| (二) 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 | 第10-11页 | 
|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第11-14页 | 
| (一) 当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 第11-12页 | 
| (二)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第12-14页 | 
| 1、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 第12-13页 | 
| 2、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 第13-14页 | 
| 四、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 第14-21页 | 
| (一) 教学主体的情感化 | 第14-18页 | 
| 1、建立浓厚的师生情感 | 第14-16页 | 
| 2、充分使用多种教具,特别是现代化的教具 | 第16页 | 
| 3、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 第16页 | 
| 4、锤炼教学语言 | 第16-17页 | 
| 5、选准切入点,妙用导语、分析关键词 | 第17-18页 | 
| 6、引导美读 | 第18页 | 
| (二) 接受主体的情感化 | 第18-19页 | 
| 1、深入生活实践 | 第18页 | 
| 2、课外阅读活动是“情感教育”的有效实践 | 第18-19页 | 
| (三) 教学内容的情感化 | 第19-21页 | 
| 1、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 第19-20页 | 
| 2、写作教学中体现“情感教育” | 第20-21页 | 
| 结论 | 第21-22页 | 
| ABSTRACT | 第22-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