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和特征及其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页 |
| 一、大学理念的本质和意义 | 第9-16页 |
| (一) 理念 | 第9-11页 |
| (二) 教育理念 | 第11-12页 |
| (三) 大学理念 | 第12-15页 |
| (四) 大学理念的意义 | 第15-16页 |
| 二、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与特征 | 第16-33页 |
| (一) 西方古代大学理念的发展与特征 | 第16-18页 |
| 1. 古西腊高等教育理念 | 第16-18页 |
| 2. 古罗马时期高等教育理念 | 第18页 |
| (二) 西方中世纪大学理念的发展与特征 | 第18-20页 |
| (三) 西方近代大学理念的发展与特征 | 第20-26页 |
| 1. 德国洪堡大学理念 | 第20-23页 |
| 2. 英国纽曼大学理念 | 第23-25页 |
| 3. 美国范·海斯大学理念 | 第25-26页 |
| (四) 20世纪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与特征 | 第26-33页 |
| 1. 弗莱克斯纳大学理念 | 第27-28页 |
| 2. 赫钦斯大学理念 | 第28-30页 |
| 3. 克拉克·克尔大学理念 | 第30-33页 |
| 三、西方大学理念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 第33-44页 |
| (一) 中国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 第33-38页 |
| 1. 中国古典大学理念形成与发展 | 第33-35页 |
| 2. 中国近代大学理念形成与发展 | 第35-36页 |
| 3. 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形成与发展 | 第36-38页 |
| 4. 建国后,我国大学理念形成与发展 | 第38页 |
| (二) 中西大学理念比较 | 第38-41页 |
| 1. 人文教育之传统 | 第38-39页 |
| 2. 学术自由之传统 | 第39-40页 |
| 3. 大学功能之传统 | 第40-41页 |
| (三) 对我国大学理念之启示 | 第4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