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中RND外排泵基因调节及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1页 |
缩略用语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2-25页 |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危害 | 第12页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机理 | 第12-15页 |
·抗生素、基本特性及其分类 | 第15-17页 |
·铜绿假单胞菌的主动泵出系统 | 第17-22页 |
·RND外排泵的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48页 |
·试验材料 | 第25-29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5-27页 |
·培养基的配置 | 第27-28页 |
·试剂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48页 |
·质粒的小量提取 | 第29-30页 |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1-32页 |
·电转化 | 第32页 |
·三亲株杂交试验 | 第32-33页 |
·质粒或DNA片断的酶切和连接 | 第33-34页 |
·RND外排泵基因启动子引物的设计 | 第34-37页 |
·铜绿假单胞菌中RND外排泵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扩增 | 第37-38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8-40页 |
·不同培养基条件下RND外排泵的表达 | 第40-41页 |
·测定有机溶剂对RND外排泵的调节 | 第41页 |
·测定抗生素的敏感浓度 | 第41页 |
·测定RND外排泵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 第41-42页 |
·PCR随机突变分析 | 第42-44页 |
·RND外排泵基因的敲除 | 第44-48页 |
第三部分 结果 | 第48-67页 |
·含有RND外排泵基因启动子的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8-50页 |
·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48页 |
·PCR扩增的结果 | 第48-49页 |
·pMS402质粒的提取和酶切 | 第49-50页 |
·不同培养基条件下RND外排泵的表达 | 第50-52页 |
·有机溶剂对RND外排泵的调节 | 第52-53页 |
·RND外排泵对抗生素和化学物质的敏感性测试 | 第53-55页 |
·RND外排泵对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反应 | 第55-58页 |
·对RND外排泵进行cluster分析 | 第58-59页 |
·锌离子与抗生素的协调作用 | 第59-62页 |
·RND外排泵在BHI中的表达情况 | 第62-63页 |
·启动子序列随机突变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敲除RND外排泵基因的实验 | 第64-67页 |
·PCR结果 | 第64-65页 |
·质粒的提取和质粒的酶切结果 | 第65-66页 |
·基因敲除实验进展 | 第66-67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