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中国小麦种质资源现状 | 第11-12页 |
·小麦遗传多样性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小麦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2-18页 |
·小麦遗传多样性表型水平的研究 | 第13页 |
·小麦细胞学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3页 |
·遗传多样性生化水平研究 | 第13页 |
·小麦遗传多样性分子水平研究 | 第13-18页 |
·基于DNA 杂交的分子标记 | 第14页 |
·基于PCR 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14-16页 |
·基于限制性酶切和PCR 的DNA 标记 | 第16-17页 |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标记 | 第17-18页 |
·小麦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相关研究 | 第18页 |
·小麦地方品种储藏蛋白组成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8-20页 |
·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子水平相关研究 | 第20页 |
·试验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试验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小麦地方品种内等位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1页 |
·小麦地方品种间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多态性分析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小麦地方品种内等位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2页 |
·200 份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多态性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小麦地方品种内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 第23-29页 |
·引言 | 第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种子蛋白提取 | 第24页 |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24页 |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对照及命名系统 | 第24-25页 |
·试剂及凝胶配制 | 第25-27页 |
·麦谷蛋白提取液的配制 | 第25-26页 |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胶凝胶试剂的配制 | 第26页 |
·染色液的配制 | 第26页 |
·电极缓冲液母液 | 第26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 | 第26-27页 |
·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SSR 分子标记 | 第29-39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材料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4页 |
·DNA 的酚-氯仿提取法 | 第29-30页 |
·样品的 PCR 扩增 | 第30-32页 |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2-34页 |
·SSR 数据统计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小麦地方品种SSR 多态位点及等位变异比较 | 第34-35页 |
·位点等位变异以及多态信息含量指数 | 第35-37页 |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与SSR 多态性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小麦地方品种内条锈病抗性检测 | 第39-43页 |
·引言 | 第39页 |
·材料方法 | 第39-41页 |
·材料 | 第39页 |
·供试菌种 | 第39页 |
·菌种的扩繁 | 第39-40页 |
·小麦条锈病分级标准 | 第40-41页 |
·结果 | 第41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小麦地方品种间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多态性分析 | 第43-48页 |
·引言 | 第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材料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页 |
·试验结果 | 第43-47页 |
·200 份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 第43-46页 |
·特殊亚基分析 | 第46-47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7-48页 |
·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等位变异与品质关系的讨论 | 第47页 |
·特殊(稀有)亚基分析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小结与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1 | 第56-61页 |
附录2 | 第61-65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