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 第10-28页 |
第一节 寻衅滋事罪的客体 | 第10-16页 |
一、国外关于类寻衅滋事罪保护法益的规定 | 第10-12页 |
二、我国学界对寻衅滋事罪客体的观点 | 第12-13页 |
三、对中外论著的评述及笔者的观点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 | 第16-25页 |
一、对“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解释 | 第17-20页 |
二、对“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解释 | 第20-21页 |
三、对“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解释 | 第21-22页 |
四、对“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解释 | 第22-23页 |
五、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寻衅滋事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寻衅滋事罪与相似罪的区别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寻衅滋事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 | 第37-38页 |
第五节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区别 | 第38-39页 |
第六节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斗殴罪的区别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寻衅滋事罪的罪数与形态 | 第41-49页 |
第一节 寻衅滋事罪的一罪与数罪 | 第41-47页 |
一、寻衅滋事行为直接致人重伤、死亡如何认定 | 第42-44页 |
二、多人寻衅滋事,一人行为直接致人重伤、死亡如何认定 | 第44-45页 |
三、 寻衅滋事之际抗拒警察抓捕行为如何认定 | 第45-47页 |
第二节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形态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