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研究--上海宝山同洲模范学校数学体验教学实践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21 世纪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第11页
     ·国内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第11页
     ·上海二期课改的基本宗旨第11-12页
   ·研究现状第12-13页
     ·“体验学习”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第12页
     ·“体验教学”成为各学科教学探索的方向第12-13页
     ·“体验”一词成为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高频词汇第13页
   ·研究问题和目标第13-14页
     ·问题的提出第13页
     ·研究目标第13-14页
   ·研究框架和方法第14-16页
     ·研究框架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6-27页
   ·概念界定第16-21页
     ·“体验”的概念第16页
     ·体验学习和体验教学第16-19页
     ·体验教学的教学设计第19-21页
   ·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杜威的“做中学”第21页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第21页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第21页
     ·戴尔的“经验之塔”第21-23页
   ·小学数学主要教学要素分析第23-27页
     ·小学数学教学对象的分析第23-24页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第24-25页
     ·小学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及目的第25-27页
第3章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模型的来源第27-34页
   ·模型提出前的实践调查第27-30页
     ·实验学校体验教学现状第27-29页
     ·教师教学课堂观察第29-30页
   ·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第30-34页
     ·情知教学论第30页
     ·现代学习观第30-31页
     ·现代教学论第31页
     ·课程设计原理第31-34页
第4章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模型第34-44页
   ·确定小学数学体验教学目标第34-36页
     ·体验教学目标设计的基础第34-35页
     ·体验教学目标的表述第35页
     ·体验教学目标与现行三维教学目标的关系第35-36页
   ·选择小学数学体验教学策略第36-37页
   ·设计小学数学体验流程第37-38页
     ·第一课型:计算教学型第37页
     ·第二课型:规律探究型第37页
     ·第三课型:概念归纳型第37-38页
     ·第四课型:动手实践型第38页
     ·第五课型:复习提高型第38页
   ·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情境和活动第38-40页
   ·创新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评价方式第40-44页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评价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第40-41页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评价策略的多样性第41-44页
第5章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模型的应用第44-59页
   ·模型应用的对象和变量第44页
   ·模型应用的目标假设第44页
   ·模型应用过程第44-45页
   ·模型应用的成果展示第45-50页
   ·模型应用后的效果评价第50-58页
     ·定性评价第50-52页
     ·定量评价第52-58页
   ·模型应用后的结论第58-5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2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59页
   ·研究结果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第59-60页
   ·研究限制第60页
   ·研究过程的反思及后继研究的课题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5页
附录第65-95页
 附录1 上海市闵行区康城实验学校小学数学教师访谈记录第65-67页
 附录2 体验教学案例片段分析第67-69页
 附录3 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前测)第69-71页
 附录4 小学体验教学现状研究教师调查问卷第71-74页
 附录5 模型应用后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后测)第74-76页
 附录6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之动手实践型课案第76-79页
 附录7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之计算教学型课案第79-85页
 附录 8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设计之规律探究型课案第85-89页
 附录 9 200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第89-93页
 附录10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第93-95页
后记第95-96页
附件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比较研究
下一篇:上海世博会小型电动场馆车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