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转基因烟草表达西红花CSzCD基因产生西红花酸及化学合成的西红花酸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转基因烟草表达西红花CSzCD基因产生西红花酸第10-40页
 摘要第10-11页
 引言第11-12页
 1.材料和方法第12-27页
     ·材料第12-15页
       ·植物材料第12页
       ·菌株第12页
       ·培养基第12-13页
       ·质粒提取液第13页
       ·Southern blotting试剂第13-14页
     ·Western bloting试剂第14页
       ·试剂盒和工具酶第14页
       ·药品第14页
       ·引物第14-15页
   ·方法第15-27页
       ·CSzCD基因的克隆第15-16页
     ·植物表达性载体pBI121-CSzCD的构建第16-19页
     ·转化第19页
     ·转化子的鉴定第19-20页
     ·pBI121-CSzCD转化农杆菌EHA105第20-21页
     ·叶盘法转化及抗性植株的筛选第21页
     ·转基因烟草叶片DNA的提取第21-22页
     ·转基因烟草PCR检测第22页
     ·转基因烟草的Southern杂交第22-25页
     ·转基因烟草Western blotting杂交第25-26页
     ·转基因烟草的紫外光谱扫描和HPLC分析第26-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7-36页
   ·西红花柱头总RNA的提取第27页
     ·含有pMD-18-T-CSzCD质粒测序结果第27-29页
   ·转化进大肠杆菌JM109中pBI121-CSzCD重组质粒的鉴定第29页
   ·重组质粒pBI121-CSzCD转入农杆菌中的鉴定第29-30页
   ·烟草组培第30-32页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ting分析第32-33页
   ·转基因烟草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第33-34页
   ·转基因烟草中代谢产物的紫外扫描及HPLC分析第34-36页
     ·紫外光谱扫描第34-35页
     ·HPLC分析第35-36页
 3.讨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第二章 化学合成的西红花酸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第40-53页
 摘要第40页
 引言第40-41页
 1 实验材料第41-42页
   ·材料与仪器第41页
   ·试剂的配制第41-42页
 2 方法:第42-44页
   ·MTT法第42-43页
   ·细胞计数第43页
   ·DNA ladder第43-44页
     ·DNA的提取第43-44页
       ·DNA电泳第44页
 3 实验结果第44-51页
 4 结论与分析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综述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第53-83页
 前言第53-54页
 1 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第54页
 2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及分布第54-55页
   ·酚类第55页
   ·萜类第55页
   ·含氮化合物第55页
   ·其他第55页
 3 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第55-56页
 4.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功能及作用第56-60页
   ·次生代谢物的生态意义第56-58页
     ·提高植物对物理环境的适应性第56-57页
     ·抵御天敌的侵袭第57页
     ·增强抗病性第57页
     ·提高植物种间竞争能力第57页
     ·维系植物与其他生物间的互惠关系第57-58页
   ·次生代谢物在植物进化中的作用第58页
   ·次生代谢物在整个代谢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第58页
   ·次生代谢物与作物品质第58页
   ·次生代谢物的药用价值第58-60页
     ·红豆杉第59页
     ·银杏第59页
     ·红景天第59-60页
     ·西红花第60页
 5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细胞工程第60-73页
   ·影响细胞培养次生代谢的因素第62-71页
     ·培养中植物细胞特点对次生代谢的影响第62-63页
     ·外植体选择第63页
     ·高产细胞系的选择第63页
     ·物理因素影响第63-65页
     ·化学因素第65-71页
   ·培养方法第71-73页
     ·两步培养技术第71页
     ·固定化培养技术第71页
     ·两相培养技术第71-72页
     ·毛状根培养技术第72页
     ·冠瘿瘤培养技术第72-73页
 6 植物次生代谢基因工程第73-76页
   ·植物次生代谢图谱第73页
   ·植物次生代谢基因工程的策略第73-74页
     ·调控因子的作用第74页
     ·基因的协同转化第74页
   ·次生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基因工程第74-75页
     ·基因的添加第74-75页
     ·基因的剔除第75页
   ·次生代谢途径中调节基因或转录因子的基因工程第75页
   ·植物转基因方法第75-76页
     ·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第75-76页
     ·基因枪直接转基因技术第76页
 7 展望第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致谢第83-8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TMS320 DM642的H.264解码器优化
下一篇:MEMS中多孔硅的原电池法制备及绝热性能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