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与话语研究(1949.10-1956.12)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9页 |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进高校 | 第9-23页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教育方针在高校的确立 | 第9-13页 |
·新民主主义社会教育方针和任务的颁布 | 第9-10页 |
·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的启蒙教育 | 第10-11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与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11-13页 |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3-23页 |
·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实践,培养大学生的阶级意识 | 第13-15页 |
·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进行阶级斗争教育 | 第15-16页 |
·抗美援朝中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 第16-18页 |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清除旧的思想余毒 | 第18-20页 |
·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苏联意识形态宣传模式的移植 | 第23-34页 |
·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背景及内容 | 第23-28页 |
·学习苏联经验的原因 | 第23-25页 |
·苏联专家系统介绍马列主义理论的内容 | 第25-28页 |
·移植苏联意识形态模式产生的影响 | 第28-34页 |
·苏联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第28-30页 |
·苏联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倾向 | 第30-34页 |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话语与批判资产阶级思想 | 第34-44页 |
·学习总路线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34-36页 |
·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焕发的革命热情 | 第34-35页 |
·社会主义宪法的学习,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 第35-36页 |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 | 第36-41页 |
·宣传唯物主义的学习运动 | 第36-38页 |
·对资产阶级思想的彻底批判 | 第38-41页 |
·开展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 第41-44页 |
·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第41-43页 |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革命思维框架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特点及评价 | 第44-56页 |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话语特点 | 第44-52页 |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 第44-46页 |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特点 | 第46-52页 |
·革命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历史必然性 | 第52-56页 |
·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了“革命”与“改造”的社会转型 | 第52-53页 |
·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及历史局限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