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论文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引言第13-18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16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现状第18-36页
   ·若干基本概念第18-20页
     ·新闻发言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第18-19页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发布会第19-20页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传播学理论视角第20-27页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议程设置理论第21-24页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传播效果第24-27页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第27-31页
     ·保障公众知情权,提高政府公信力第27-28页
     ·引导公众舆论,维护社会稳定第28-29页
     ·树立公开、民主的政府形象第29-30页
     ·更加有效地处理公共危机与问题事件第30-31页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层面中存在的问题第31-36页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第31-32页
     ·忽视受众舆论监督第32-33页
     ·发布会质量欠佳第33-34页
     ·政府新闻发言人有待职业化第34-36页
第二章 中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初步比较第36-47页
   ·美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沿革第36-40页
     ·产生阶段第36-37页
     ·发展阶段第37-38页
     ·确立阶段第38-40页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演进第40-43页
     ·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第40-42页
     ·新世纪以来的长足进步第42-43页
   ·中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要异同第43-47页
     ·两国制度建设的相似之处第43-44页
     ·两国制度建设的不同之处第44-47页
第三章 完善中国特色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关键问题第47-64页
   ·健全新闻法制推进信息公开第47-49页
     ·加快新闻立法,保障与制约新闻从业者第47-48页
     ·完善监督与问责机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第48-49页
   ·重视受众研究更好服务受众第49-52页
     ·正确把握新闻传播与受众的关系第49-50页
     ·重视新媒介条件下服务受众问题第50-51页
     ·及时准确了解受众反馈信息第51-52页
   ·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化素质第52-54页
     ·政治素质第52页
     ·媒介素质第52-54页
     ·心理素质第54页
   ·提高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公信力第54-57页
     ·坚持“真实诚信”态度是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底线第55-56页
     ·秉承“三贴近”方针是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自觉行动第56页
     ·提高媒介交流能力是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基本功力第56-57页
   ·重视新媒体下“微发布”的“微力量”第57-64页
     ·关于微博第58页
     ·微博与政府新闻发布第58-60页
     ·政府信息“微发布”的前景第60-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外控人格特质、自我监控与员工沉默的关系
下一篇:国内专业体育报纸娱乐化现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