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5页 |
2 研究目的 | 第5页 |
3 研究思路 | 第5页 |
4 研究内容与结果 | 第5-8页 |
5 结论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文献综述一 | 第12-16页 |
文献综述二 | 第16-21页 |
文献综述三 | 第21-26页 |
前言 | 第26-2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8-50页 |
针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系统评价 | 第28-34页 |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32页 |
研究结果 | 第32-34页 |
穴位定取及透刺法实施的规范化研究 | 第34-40页 |
研究目的 | 第34-40页 |
1 穴位定取的规范化研究 | 第34-38页 |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研究对象及时间 | 第34页 |
·样本量的估算 | 第34页 |
·随机抽样方法 | 第34页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测量指标 | 第35页 |
·统计方法 | 第35页 |
·结果 | 第35-37页 |
·研究结果 | 第37-38页 |
2 透刺法实施的规范化研究 | 第38-40页 |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页 |
·研究结果 | 第38-40页 |
不同对照方法对照效果评价的临床研究 | 第40-50页 |
第一部分 浅针、假针两种安慰对照方法盲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 第40-4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2 研究时间及地点 | 第40页 |
3 样本来源及样本量 | 第40页 |
4 病例选择标准 | 第40页 |
5 随机方法 | 第40页 |
6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8 统计方法 | 第41页 |
9 结果 | 第41-42页 |
第二部分 设立不同对照组对照效果评价的临床研究 | 第42-5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42页 |
2 研究对象 | 第42页 |
3 研究时间及地点 | 第42页 |
4 病例来源 | 第42页 |
5 样本含量的估算 | 第42页 |
6 随机方法 | 第42-43页 |
7 病例选择标准 | 第43-44页 |
8 研究方法 | 第44-46页 |
·试验分组 | 第44页 |
·治疗方法 | 第44-45页 |
·观察指标 | 第45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45-46页 |
·统计分析 | 第46页 |
·技术关键 | 第46页 |
9 研究结果 | 第46-50页 |
结果 | 第50-52页 |
1 针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系统评价 | 第50页 |
2 穴位定取及透刺法实施的规范化研究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关于提高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质量的建议 | 第57-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