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因 | 第17-24页 |
·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 第17-18页 |
·有利于增强本国的国际影响力 | 第18-19页 |
·有助于提高本国大学的国际地位 | 第19-20页 |
·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 第20-21页 |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 第21-24页 |
第3章 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第24-34页 |
·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 第24-29页 |
·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 第29-34页 |
·参与院校 | 第29-30页 |
·海外市场 | 第30-31页 |
·专业层次 | 第31-32页 |
·“在地留学生”人数 | 第32-34页 |
第4章 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 | 第34-42页 |
·特许项目 | 第34-35页 |
·课程衔接 | 第35-38页 |
·海外分校 | 第38-39页 |
·远程教育 | 第39-42页 |
第5章 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 | 第42-47页 |
·具有明确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和认识 | 第42-43页 |
·对跨国高等教育的市场有准确的定位 | 第43-44页 |
·政府积极主导与院校广泛参与并重 | 第44-46页 |
·跨国高等教育实践模式多样化 | 第46-47页 |
第6章 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第47-55页 |
·主要问题 | 第47-49页 |
·政策法规 | 第47页 |
·质量保障 | 第47-48页 |
·资格认证 | 第48-49页 |
·主要对策 | 第49-55页 |
·完善跨国高等教育行为准则 | 第49-50页 |
·制定跨国高等教育立法监管框架 | 第50页 |
·加大对大学质量署跨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审计职能的资金支持 | 第50-51页 |
·制定跨国教育与培训质量策略框架 | 第51-52页 |
·签署学历、文凭和学位互认协议 | 第52-53页 |
·加强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协作 | 第53-55页 |
第7章 启示与借鉴 | 第55-59页 |
·转变高等教育国际化传统观念 | 第55-56页 |
·积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输出 | 第56页 |
·完善教育涉外政策法规的建设 | 第56-57页 |
·构建跨境教育质量监管体系 | 第57-58页 |
·加强跨境教育资格认证体系建设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