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自由裁量权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公诉自由裁量权涵义的界定 | 第13-21页 |
第一节 自由裁量权概述 | 第13-15页 |
一、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 第13页 |
二、现代证据制度中的自由裁量权 | 第13-14页 |
三、司法独立与自由裁量权 | 第14页 |
四、司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主体问题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公诉自由裁量权的界定 | 第15-21页 |
一、公诉权的概念性质 | 第15-17页 |
二、公诉自由裁量权解析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公诉自由裁量权的价值思考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公诉自由裁量权的价值质疑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有关制度价值的剖析 | 第22-27页 |
一、公诉权的司法属性——自由裁量权的理论根基 | 第22-24页 |
二、公诉审查标准——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客观载体 | 第24-25页 |
三、起诉便宜主义——自由裁量权存在的理念基础 | 第25-26页 |
四、刑事起诉政策——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实务基础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公诉自由裁量权样态之一:不起诉制度 | 第27-36页 |
第一节 不起诉制度概述 | 第27-30页 |
一、不起诉制度的概念 | 第27页 |
二、无罪认定的不起诉 | 第27-28页 |
三、证据存疑的不起诉 | 第28页 |
四、公益需求的不起诉 | 第28-29页 |
五、不起诉决定的效力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刑事公诉的审查标准 | 第30-36页 |
一、刑事公诉审查标准概述 | 第30-31页 |
二、刑事公诉的证明标准 | 第31-33页 |
三、刑事公诉的公益标准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公诉自由裁量权样态之二:暂缓起诉制度 | 第36-41页 |
第一节 暂缓起诉制度的概念 | 第36页 |
第二节 暂缓起诉制度的内容与特征 | 第36-39页 |
一、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6-37页 |
二、考察期限与设定的义务 | 第37-38页 |
三、暂缓起诉的效力分析 | 第38页 |
四、暂缓起诉的制约机制 | 第38-39页 |
第三节 我国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公诉自由裁量权样态之三:辩诉交易制度 | 第41-49页 |
第一节 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 | 第41-42页 |
第二节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42-46页 |
一、辩诉交易的启动 | 第43-44页 |
二、交易内容的确定 | 第44-45页 |
三、辩诉交易的落实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我国建立辩诉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46-49页 |
一、辩诉交易的制度价值 | 第46-47页 |
二、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公诉自由裁量权的其他样态 | 第49-53页 |
第一节 补充侦查制度 | 第49-50页 |
第二节 选择起诉制度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变更起诉制度 | 第51页 |
第四节 撤回起诉制度 | 第51-53页 |
余论:借鉴与改革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