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23页 |
·辣椒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幼苗外植体器官再生 | 第9-10页 |
·原生质体培养 | 第10-11页 |
·花药培养 | 第11-12页 |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第12-15页 |
·辣椒植株再生困难 | 第13页 |
·遗传转化率低 | 第13-14页 |
·转化方法单一 | 第14页 |
·外源基因谱过窄 | 第14-15页 |
·对策和今后研究重点 | 第15-17页 |
·辣椒植株离体再生培养 | 第15-16页 |
·辣椒基因型与农杆菌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 | 第16页 |
·加强新的转化途径和转化方法的研究 | 第16-17页 |
·拓展外源基因谱,加强辣椒抗真菌和细菌等病害基因工程研究 | 第17页 |
·黄瓜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黄瓜花叶病毒的基因组及其功能 | 第17-19页 |
·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 | 第19-20页 |
·黄瓜花叶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3-3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3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23页 |
·目的基因 | 第23页 |
·试剂和药品 | 第23页 |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23-39页 |
·黄灯笼辣椒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3-24页 |
·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MVcp 的构建 | 第24-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黄灯笼辣椒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9-42页 |
·不定芽的诱导分化 | 第39-42页 |
·不定芽的伸长 | 第42页 |
·生根 | 第42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43页 |
·农杆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 第43页 |
·辣椒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43-46页 |
·外植体的 Kan 抗性水平 | 第43-44页 |
·辣椒抗性植株的再生 | 第44页 |
·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44-46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46-47页 |
·PCR 检测 | 第46页 |
·PCR-Southern blot 检测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52页 |
·辣椒子叶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7-48页 |
·关干激素的使用 | 第47页 |
·关于材料基因型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 第47页 |
·关于 AgNO_3的作用 | 第47-48页 |
·影响辣椒遗传转化的因素 | 第48-49页 |
·关于假转化和假阳性再生株 | 第49-50页 |
·植物基因工程的潜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50-51页 |
·关于后期工作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缩写词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2页 |
致 谢 | 第62页 |